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攀龙的诗 > 塞上曲送元美

塞上曲送元美

[明代]: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
①羽:指羽书或羽激,为古时征调军队或用于军事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边警,烽:即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浸即举烟火报警。接:接近,直抵。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中国古都之一,西汉、 隋、 唐等朝代皆定都于此。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这里实际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②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塞上曲送元美》赏析

  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一样迅速传递,故称羽书或羽檄。“霜”字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还暗含形势险峻的意味。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策马飞奔的画面。

  第二句“胡烽不断接长安”,“胡烽不断”形象地点明外族屡侵边境。长安是唐代国都,“接长安”应前句“出塞寒”,表示边境频频告急,战报直入朝廷,军情之峻急尽在不言之中。

  诗的前两句给全诗笼罩上紧张的战争气氛。这两句用战争所特有的镜头——羽书、胡烽,极写边事严重,句式急促,紧迫之感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军士出征应战。“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这两句承上而来,又移步换形,节奏由急促变舒缓,内容从战事转抒情。月可以说是写边塞的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照边关,使塞外景色壮阔而悲凉,朦胧而凄清,颇具边塞情调,诗人在第三句里,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诗中的“一片月”。不仅能衬托情意,而且能喻示时间,渲染气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东山,家乡异地之分。诗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西山”与“边塞”、“胡烽”暗自相联。又同下句“征人看月”情融意合,构成佳境。而征人看月,则又交织着怀念家乡的愁情与立功边塞的雄心。“多少征人”,意即许多离乡远征、抗敌卫国的将士,他们都是人,立身边塞,目视明月清辉,心头泛起思乡之情。“马上看”就含蓄着这种情感,战士们骑马奔赴塞外或巡逻边境中,抬头看望高悬空中的明月,既思念亲切的家乡,留恋美好的人生,又准备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誓死战斗。因此,后两句既带有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那种雄豪悲壮的格调,又有一种缠绵的情致,总观全诗,诗人故意于此设下不和谐音符,借助艺术辩证法的力量,以静显动,创造出一种物我相融,表里一致的境界。

  这首诗是明人李攀龙写的一首送别诗,元美即王世贞。王世贞此次出行,与防务有关,故诗人送诗为其壮行,诗中“征人”句即点送行之意。此诗虽貌似唐诗,但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担忧。全诗仅四句,前三句着力写景,渲染气氛,为后一句抒情奠基。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 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下两句以西山之月连接征人与京城,既表现征人不恋京城,竭力守边,又希望元美能勉力边务,不辱使命。诗苍劲雄阔,意境深幽,颇有唐代边塞诗风格。李攀龙诗刻意规模唐调,乐府诗尤多割剥古人字句,但此诗笔调凝练,意境雄阔,风格劲健,颇得唐代边塞诗的神韵,做到了神与貌合。

《塞上曲送元美》阅读及答案

塞上曲送元美①

[明]李攀龙

白羽②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注】①元美即王世贞(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②白羽: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乌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

B.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直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

D.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应。

E.后两句承上而来,写军士出征应战,节奏由舒缓变急促,内容从战事转抒情,豪放中有缠绵。

16.三、四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及解析:

15.DE   

16.(1)望月,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表现征人怀念家乡的愁情;(2)夜月之下无数“征人”“马上”驰骋,雄壮的场面也表达了将士们立功边塞的豪情;(3)又蕴含了希望元美勉力边务,不辱使命的感情。

1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对诗歌语言以及技巧的分析。B项,“运用拟人”错误,“胡烽不断接长安”应是运用借代,“胡烽不断”借指异族频频入侵,“长安”代指明朝都城北京。E项,应为“节奏由急促变舒缓”。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辨析。比如B项,考查修辞技巧,第二句“胡烽不断接长安”,“胡烽不断”形象地点明外族屡侵边境。长安是唐代国都,此时是明代,应是代指明朝都城,“接长安”应前句“出塞寒”,表示边境频频告急,战报直入朝廷,军情之峻急尽在不言之中。E项,诗的前两句给全诗笼罩上紧张的战争气氛,节奏急促;后两句写军士出征应战,写西山月,写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此时的节奏变得舒缓,内容从战事转抒情。

1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三、四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这两句承上而来,月可以说是写边塞的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照边关,使塞外景色壮阔而悲凉,朦胧而凄清,颇具边塞情调,诗人在第三句里,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诗中的“一片月”。不仅能衬托情意,而且能喻示时间,渲染气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东山,家乡异地之分。诗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西山”与“边塞”、“胡烽”暗自相联。又同下句“征人看月”情融意合,构成佳境。而征人看月,则又交织着怀念家乡的愁情与立功边塞的雄心。“多少征人”,意即许多离乡远征、抗敌卫国的将士,他们都是人,立身边塞,目视明月清辉,心头泛起思乡之情。“马上看”就含蓄着这种情感,战士们骑马奔赴塞外或巡逻边境中,抬头看望高悬空中的明月,既思念亲切的家乡,留恋美好的人生,又准备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誓死战斗。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必须结合诗歌的标题、题材以及两句诗中涉及的景物“西山月”、将士的活动来分析情感。

李攀龙简介

明代·李攀龙的简介

李攀龙 李攀龙(1514年-1570年),汉族,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 李攀龙的诗(5篇) ► 李攀龙的名句

猜你喜欢

塞上曲送元美

明代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塞上曲

明代郑学醇

羽书飞奏汉明光,诏护诸军出塞场。捲甲夜趋邀虏骑,弯弧秋净射天狼。

黑山戍外云光白,青海城边日色黄。沙漠未清心不死,梦中犹逐左贤王。

塞上曲

唐代张仲素

卷斾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汉家天子图麟阁,身是当今第一人。

塞上曲

宋代李龏

贺兰山下阵如云,拟报平生未杀身。
谁道古来多简策,古来名将尽为神。

塞上曲

宋代田锡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
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
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
萧萦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素臣称有道,守在于四夷。

塞上曲

唐代于鹄

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塞上曲

宋代张至龙

匣里干将午夜鸣,碧油幢下梦魂惊。
沙场燐火风吹起,半在骷髅眼底明。

塞上曲

宋代陆游

三尺铁如意,一枝玉马鞭,笑把出门去,万里行无前。
当道何崔嵬,云是玉门关。
方当置屯守,征人何时还?马色如杂花,铠光若流水;肃肃不敢哗,遥望但尘起。
日落戍火青,烟重塞垣紫。
回首五湖秋,西风开芡觜。

塞上曲

明代谢榛

白登城上早霜凄,黑水河边暮雁低。
还忆去秋明月下,胡笳吹过七陵西。

塞上曲

唐代张祜

边风卷地时,日暮帐初移。碛迥三通角,山寒一点旗。
连收榻索马,引满射雕儿。莫道功勋细,将军昔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