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杜荀鹤的诗 > 再经胡城县

再经胡城县

[唐代]: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新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县宰:县令。朱绂:系官印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生灵:生民。

译文:
去年首经路过胡城县城,城里的百性人人喊冤声。
到如今县官升官穿红袍,这红袍原是百性血染成。

《再经胡城县》赏析

  题目是“再经胡城县”,诗人自然会由“再经”而想到“初经”。写“初经”的见闻,只从县民方面落墨,未提县宰;写“再经”的见闻,只从县宰方面着笔,未提县民,这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如果听信封建统治阶级所谓“爱民如子”之类的自我标榜,那么读到“县民无口不冤声”,只能设想那“冤”来自别的方面,而不会与县宰联系起来;至于县宰呢,作为县民的“父母官”,必然在为县民伸冤而奔走号呼。读到“今来县宰加朱绂”,也准以为“县宰”由于为县民伸冤而得到了上司的嘉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在写了“初经”与“再经”的见闻之后,却对县宰的“朱绂”作出了“便是生灵血染成”的判断,这真是石破天惊,匪夷所思。

  结句引满而发,对统治者的揭露与鞭挞不留余地,这与常见的含蓄风格迥乎不同。但就艺术表现而言,诗中却仍然有含而不露的东西在,因而也有余味可寻。“县民无口不冤声”既然是“去岁”的见闻,那么县民喊的是什么冤以及喊冤的结果如何,诗人当然记忆犹新,但没有明写。县宰加朱绂“既然是“今来”的见闻,那么这和县民喊冤的结果有什么联系,诗人当然很清楚,但也没有明写。而这没有明写的一切,这就造成了悬念。最后,诗人才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惊心动魄的结句。诗人没有明写的一切,就都见于言外,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县宰未加朱绂之时,权势还不够大,腰杆还不够硬,却已经逼得“县民无口不冤声”;如今因屠杀冤民而赢得了上级的嘉奖,加了朱绂,尝到了甜头,权势更大,腰杆更硬,他又将干些什么,诗人也没有明写,然而弦外有音,有很强的震撼力。

  全诗构思巧妙,诗人描写了他两次路过胡城县的见闻,把这两次见闻写进诗中,构成对比,使主题更加鲜明醒目,这一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朝廷的忠奸不分,官吏残暴无耻。害民的官吏反而高升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就在这对比中表现出来了。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末的刘鹗在长篇小说《老残游记》中,写山东巡抚玉贤因害民升官的诗句“血染顶珠红”便是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脱化而出的。

杜荀鹤简介

唐代·杜荀鹤的简介

杜荀鹤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 杜荀鹤的诗(372篇) ► 杜荀鹤的名句

猜你喜欢

再经胡城县

唐代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新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

歷阳十咏 遏胡城

宋代贺铸

狂胡昔凭凌,阔步长淮外。
难此百雉城,万甲屯要害。
时平一登望,江山互襟带。
想像文献公,清风宛如在。

再经南阳

唐代郑谷

平芜漠漠失楼台,昔日游人乱后来。
寥落墙匡春欲暮,烧残官树有花开。

再经行庆

宋代宋庠

行李纔踰郑,关门已及周。
山支抱巩合,洛尾贯河流。
驿骑迎朱毂,封人讶白头。
往来何太数,惭恨见嵩丘。

再经西涯

明代李东阳

拂树穿云二里堤,绿阴深处鹁鸠啼。
背城古路车尘少,隔岸人家酒幔低。
清爱野僧来紫衲,醉扶童子当青藜。
相逢却恐知名姓,不向慈恩寺里题。

再经秭归 其一

唐代王周

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悽然。
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

再经秭归 其二

唐代王周

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
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东归再经峡口

宋代寇准

复命经三峡,波澜极目愁。
片云生断壁,孤石碍中流。
道路连巴塞,风烟接楚丘。
重来登望处,因念昔年游。

再经江原县有作

宋代赵抃

徙命乘轺入锦川,岷沱寒霁好人烟。
弹琴旧治俄三政,持斧重来未十年。
欲去民忧同乐只,敢孤朝寄独恬然。
邑城东望踟蹰久,魏阙天遥里数千。

再经天涯地角山

唐代雍陶

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入尘埃。
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