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驱:驱使。急雨:骤雨。云:这里指乌云。殷:震动。
②池:池塘。

译文:
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
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五月十九日大雨》赏析

  《五月十九日大雨》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开门见山,展现了大雨奇观。诗人站在城楼上,眼见疾风驱使着大雨,顿时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阵雨来得快,去得疾。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鸣。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

  前两句已把大雨写得十分畅满,极力描述了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急”、“驱”、“洒”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夏雨的骤猛。云是“压”的,雷是“殷”的,又说明黑云、雷电的迅疾。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诗人匠心独运,在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后,仍写蛙鸣声,而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雨后恬静平和的景象,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和雨止的景象。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诗人通过写大自然的景况,告诉读者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时间不会长久,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坚持、要勇敢顽强,与之斗争,难关是会度过的。

  这首诗在造词遣句上虽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与宋人咏景诗相近。刘基是诗人,更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胸怀往往与大自然的景况相融合,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

刘基简介

明代·刘基的简介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 刘基的诗(320篇) ► 刘基的名句

猜你喜欢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代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二十九日大雨

宋代韩淲

钱塘祷雨上天竺,大士往来烧宝香。
支郡神祠亦照答,自鸣山出气苍茫。
风投襟袖带衣宽,短髮重搔为整冠。
待得成霖三日后,出门沿涧看清湍。

二十九日大雨 其一

宋代韩淲

檐宇阴阴听雨眠,推窗清润满平川。
旧低竹叶新槐卷,当见横流入稻田。

二十九日大雨 其三

宋代韩淲

炎蒸经月掩荆扉,城市红尘十丈飞。
井水欲干犹可忍,空山不旱已常饥。

二十九日大雨 其二

宋代韩淲

香凝藤枕簟如冰,飞掠纵横雨点声。
云脚明开时暗合,坐寻余菌取茶烹。

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宋代陆游

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
岂独鱼虾空际落,真成盖屐舍中行。
明朝雨止寻幽梦,尚听飞涛溅瀑声。

五月十九日夜雨

宋代程公许

三日炎歊不可当,一宵风雨夜微凉。
群龙莫吝为霖手,且与乾坤洗战场。

雨(五月十九日)

清代乾隆

迩日炎方炽,思量一雨宜。

祭回才吐霭,午过遂霏丝。

顿欲衣添袷,已欣饼上匙。

溟濛烟水意,耐可泛沧池。

十月十九日大风作寒闭户竟日

宋代陆游

霜风捲地起,落叶拥蜗庐。
终日澹无事,一窗寛有余。
坐多知力耗,食少觉心虚。
懒惰无新句,松声忽起予。

夜雨(五月十九日)

清代乾隆

五六月之雨,弗依旬亦常。

蒸云为浩瀚,入夜更□霶。

殿阁全驱暑,枕衾已觉凉。

继膏真是畅,新种快滋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