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译文与注释

注释: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赏析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阅读及答案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①

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描写月亮,“明镜”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飞”字富有动态美。

B.“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典故,吴刚砍树的大刀竟被折断,可见其归心之切。

C.“水路疑霜雪”把路上的霜露比喻成洁白的雪,营造出了清冷孤寂的氛围。

D.本诗即景抒怀,诗人看到象征团圆的中秋之月,抒发郁结于心的苦闷愁情。

15.请结合全诗,简析“林栖见羽毛”和“直欲数秋毫”两句的妙处。

答案及解析:

14.C   

15.“林栖见羽毛”,走在林间路上能看清栖息的鸟儿的羽毛;“直欲数秋毫”,简直想要数清兔子身上的细毛。烘托出了月光的皎洁,反衬自己内心愁情,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极言流离之苦和归心之重。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不是把“霜露”比喻成“雪”,而是把“月光”比喻成“霜雪”。

【15题详解】

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林栖见羽毛”,这句诗的意思是,走在林间路上能看清栖息的鸟儿的羽毛;“直欲数秋毫”,结合前句理解意思是,简直想要数清兔子身上的细毛。这两句以“见羽毛”“数秋毫”来衬托月光之皎洁,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极言流离之苦和归心之重。

【点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一

宋代曾几

玉露金波不可孤,相瞻今夕定何如。
氛埃未凈雨湔洗,阴翳小留风扫除。
丹桂看来元了了,白榆种得许疏疏。
一杯浊酒非难事,未有新诗报答渠。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二

宋代曾几

云日晶荧固自佳,幽人有待至昏鸦。
远分嵒际松枫树,复乱洲前芦荻花。
曳履商声怜此老,倚楼长笛问谁家。
霜螯玉柱姚江上,作意三年醉月华。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一

唐代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二

唐代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明代夏良胜

碧天流月如秋否,依旧山河一镜移。

丹叶飘风散云影,青娥惯冷浴冰池。

残年两度光仍好,今夜三更睡较迟。

秪恐分身照闺怨,寒衣犹未到边陲。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明代夏良胜

坐深华月冷侵裾,秋去人间我自知。

影射阴阳遭地隔,光摇星汉与天垂。

昨宵未到十分满,后夜却愁些子亏。

损益由来割昏晓,更于何处问元龟。

八月十五夜月

宋代舒岳祥

此夜十分月,年时中半秋。
华夷同一照,今古几多愁。
颢气横空白,天光际海浮。
儿时读书处,桂子落岩幽。

八月十五夜月

宋代唐庚

应缘人望望,故作出迟迟。
几岁一相见,浮云宁别时。
吟拼鸡腷膞,玩觉兔迷离。
此夕登楼兴,非关有所思。

八月十五夜月

近代马一浮

万古中秋月,今年特地看。
身云同出没,人海各波澜。
独客乾坤老,千军壁垒寒。
巴山吟望处,北斗已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