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最美的景致是在初春,嫩绿的柳树才开始抽丝,颜色尚未均匀,这时就应以诗家的慧眼,赞美杨柳,歌唱春天,以唤起人们的热爱。如果等到春深花茂,就像皇家庭园上林苑那样锦绣满地,那时,人人都会懂得去看花爱花,就不需要你来多事了。
注释:
1.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
2.诗家:诗人。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
3.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4.俱:全,都。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2-303
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45
最美的景致是在初春,嫩绿的柳树才开始抽丝,颜色尚未均匀,这时就应以诗家的慧眼,赞美杨柳,歌唱春天,以唤起人们的热爱。如果等到春深花茂,就像皇家庭园上林苑那样锦绣满地,那时,人人都会懂得去看花爱花,就不需要你来多事了。
注释:
1.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
2.诗家:诗人。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
3.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4.俱:全,都。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2-303
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45
《城东早春》赏析
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也就是说,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杨巨源简介
唐代·杨巨源的简介
杨巨源,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 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 杨巨源的诗(196篇) ► 杨巨源的名句〕猜你喜欢
湓城东
庐山之岑岑,横绝东南天。
大江之汤汤,洲渚相鈎连。
山水两中间,君家之故园。
忆昨别此去,春风初破年。
归来已秋节,登览怳依然。
万里一转蓬,四时真蜕蝉。
退无环堵宫,长逐车与船。
风景日愈佳,尘埃日纒绵。
人事正浩荡,徒劳赋归田。
城东作
九江虽侨寓,城东乃松楸。
泉府固劳冗,十日得一休。
朝出暮可还,驾言循故丘。
雨洗川原浄,鸟啼岩谷幽。
白杨吟悲风,涧水咽长流。
江西走浊浪,中有蛟鼍游。
可望不可涉,裴徊倚山陬。
眈眈林间鸲,岁老爪如鈎。
飞下啄余祭,肉食惟自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