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

[唐代]: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吹笛》赏析

  首联扣题起兴,由听到吹笛声而引发感怀。秋山静寂,皓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万千愁思。《风俗通》说:“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在山水、羁旅诗中,笛有着广泛的表情达意的动能,最常见的是牵引怀乡的情愫。又《乐府杂录》载:笛者,羌乐也。古笛曲广为流传的有《落梅花》、《折杨柳》、《关山月》等,皆为思乡之作。月明风清的秋夜,本是适于亲人故友欢会的良辰美景,而今夜,这凄恻哀伤、声声彻耳的“断肠声”,却只能使人更感寥落、凄清了。“谁家”两字,以问语写听者“我”的感受,情味悠远。 “巧作”一词,是言吹笛之人吹奏技巧的高妙,似乎把“我”的满怀乡愁,都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这一设问陡起波澜,借他人之笛音写自己之乡思,极具共鸣感。

  颔联紧承首句之 “风”“月”二字写,虚实相生。一写声象,“律吕相和切”照应上句的“巧”字,写笛音之悠扬宛转,这是写实;一写景象,“月傍关山”,写明月映照关山的图景,诗人在缠绵悱恻的笛音中神游万里关山,思绪如同这澄澈如水的月光漫漶开去,这是虚写。“律吕”又作“吕律”,中国古代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此处代指柔婉、和谐的笛音。“几处明”三字下得奇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照关山,自有明暗、浓淡之别;而以“几处”问之,实则是人心的悲喜甘苦之反映。

  颈联由“关山”二字再次衍发联想。上句遥想当此中宵月明之际,胡骑行军北归的场景;下句是写诗人听了这笛曲之后,萌生出南行的愿望。上下对仗工稳,由远及近,以胡人之北归来映衬“我”的思乡之切。明朝李东阳的《麓堂诗话》说这两句“清绝”,主要是就此联意境的清幽、窈眇而言的。在古诗中,月色、笛声、江南常连缀一起,表达幽怨的乡思之情。如唐代诗人李益的《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尾联道出全诗主旨,“故园杨柳今摇落”是客居异乡的诗人对“故园”风景的悬揣,想必在如此萧瑟的清秋时节,杨柳早已枯黄、零落了;可是“我”,还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是以杨柳之衰映衬自己的迟暮之悲。结句以反问收束,如何在忧愁的煎熬中度此余生呢?这一自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全诗善用烘云托月之法,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沉郁顿挫。诚如清·吴乔《答万季墅诗问》之谓:“……前六句皆兴,末二句方是赋,意只在‘故园愁'三字耳。”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多用问句,或兴感、或写景、或抒情,将乡愁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

《吹笛》阅读及答案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1),武陵(1)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3)尽生?

(选自《全唐诗》)

【注】①胡骑中宵堪北走:此句引晋代名将刘琨奏胡笳退敌之事;胡骑北走,言胡兵闻笛声而起乡思。②武陵:后汉马援南征武陵,曾作笛曲《武陵深》,此处借以寄托羁旅漂泊之感。③却:反倒、反而。

14.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扣题起兴,“巧作”两字写吹笛者吹笛技巧高妙,统率全篇。

B.“律吕”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用于校正乐律的器具,此处指笛音。

C.颔联承首句“风月”二字写风送笛声,关山月明之景,景中含情。

D.尾联用反问手法抒发韶光易逝、年华空老的悲切之情,情中见景。

E.全诗巧用典故,多方铺垫,反复渲染,有慷慨悲凉、沉郁顿挫之感。

15.本诗与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加以比较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BC

15.示例一:(1)两诗都用虚实结合手法来写听笛感受,抒发乡思之愁,以景写情,化声为形,意蕴幽远。(2)杜诗“秋山风月”“风飘律吕”等句是写实,而“胡骑北走”“武陵南征”“杨柳摇落”等是联想、想象之景,是虚写;“月傍关山”虚实相生,既写月照关山之景,又是将笛曲《关山月》拆用,虚写笛声飘满关山的幻象,抒发乡思之情。(3)高诗“雪净胡天”“牧马归来”“月明戍楼”“羌笛飞扬”等句是写实;“风吹梅花”“夜满关山”为虚写之景,由笛曲《梅花落》而联想、想象梅花落满关山,借以抒写乡愁。

示例二:(1)两诗都用虚实结合手法来写听笛感受,抒发乡思之愁,善用联想、想象,景中融情,情中见景。(2)杜诗紧扣“吹笛”,由秋山风清月明之时听闻凄切断肠的笛声起笔,依次联想到“月傍关山”“胡骑北走”“武陵南征”“故园杨柳”等景象,将笛曲《关山月》《武溪深》等化入诗境,抒发感时伤世、羁旅他乡之愁。(3)高诗前二句实写边塞寒夜之景;后两句运用双关手法,将“梅花落”(笛曲名)拆用,构成梅花开遍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抒发戍边将士的乡愁。

14.试题分析:A项“统率全篇”理解不当,首联扣题起兴,由听到吹笛声而引发感怀。在山水、羁旅诗理解不妥,全诗善用烘云托月之法,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沉郁顿挫。

15.试题分析:杜甫诗首联实写秋山静寂,皓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颔联紧承首句之“风”“月”二字写,虚实相生。“律吕相和切”照应上句的“巧”字,写笛音之悠扬宛转,“月傍关山”,写明月映照关山的图景,这是写实;诗人在缠绵悱恻的笛音中神游万里关山,思绪如同这澄澈如水的月光漫漶开去,这是虚写。“几处明”三字下得奇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照关山,自有明暗、浓淡之别;而以“几处”问之,实则是人心的悲喜甘苦之反映。颈联虚写,由“关山”二字再次衍发联想。上句遥想当此中宵月明之际,胡骑行军北归的场景;下句是写诗人听了这笛曲之后,萌生出南行的愿望。尾联虚写家乡景象,表达思乡之情。全诗虚实结合,将乡愁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高适《塞上听吹笛》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点睛:本题以对比的方式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查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指的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诗中的“虚”,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的部分。虚实结合的效果就是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本题解答时需要分别分析杜甫《吹笛》和高适《塞上听吹笛》两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也就是找出两首诗中中实写了哪些内容,虚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将两首诗进行对比,指出它们虚实结合方面的共性,并结合诗句内容举例分析即可。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吹笛

宋代陆游

吴江楚泽闲游遍,未豁平生万里心。
醉里独携苍玉笋,岳阳楼上作龙吟。

吹笛

明代何景明

横笛高城弄晚芃,碧空如水雁来时。
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
杨柳天边浑折尽,梅花江畔故开迟。
武陵回首南征路,一曲那堪马上吹。

吹笛

唐代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吹笛

明代丰越人

空林醉卧不知秋,手采芙蓉下小舟。
明月满天凉似水,闲吹短笛过沧洲。

吹笛儿

唐代李中

陇头休听月明中,妙竹嘉音际会逢。
见尔樽前吹一首,令人重忆许云封。

李委吹笛

宋代苏轼

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
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舟人吹笛

宋代杨万里

长江无风水平绿,也无靴文也无谷。
东西一望光浮空,莹然千顷无瑕玉。
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
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
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丈来许。

朱偃吹笛

宋代葛胜仲

李谟美梁州,独孤生窃笑。
声既杂夷乐,叠复误水调。
区区许云封,女子称商肖。
天宝小部乐,能使玉妃釂。
论竹取云梦,不老不可少。
七月望一周,生伐以此料。
韦郎衒名管,半曲裂数窍。
风流渺无继,是子差可教。
安得君山翁,渔艇巴陵道。
擫捻三五声,万籁发天妙。
清音彻四山,猿鸟惊飞噭。
大管藏合拱,直俟元君召。

李謩吹笛歌

宋代田锡

洛阳少年称李謩,衆推横笛多功夫。
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
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记持,尽向乔栏闇谱之。
性聪心慧归来习,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搀出,唿宫吸徵尤奇崛。
谁羡曹纲善琵琶,未说阳陶能觱栗。
缠声不断如连环,重声忽转如迴山。
清新不比落梅曲,飘飖乍象霓裳翻。
碎节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风箫籁窄。
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盘催曲拍。
铮摐大抵声雄豪,歷歷出羣宫调高。
丰隆惊得蛟螭起,雨趁云随初啸嗥。
每到换头多顿挫,一声忽迸疑轰破。
玲珑祇许牙枝催,清脆不容他乐和。
宫城响应声更辉,夜静月明诸处闻。
何人懒忆马南郡,知予已胜桓将军。
明皇上楼初听得,听罢沈呤都不测。
宣令徧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宫。
李謩悉心以实封,皇慈由是宽其罪。
后来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绣囊探出金线管,扬眉舐脣徒自怜。
惊神动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气海圆。
波浪无风帖然静,千里水面铺轻烟。
水族精灵潜鼓舞,老龙变见来相顾。
因将铁笛相对吹,李謩未识无惊怖。
乃知艺但出衆奇,不独人知鬼亦知。

李委吹笛?并引?

宋代苏轼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也。
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
酒酣,笛声起于江上。
客有郭、石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
”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
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要笛而已。
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坐客皆引满醉倒。
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
”坡笑而従之。
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嶷。
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