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
[宋代]:李光
才贤国运每相关,出处公遭典午间。
梦里铅华浑脉脉,萧中芳迹尚班班。
始高霄汉鸿飞远,终惜云巢凤不还。
好是南阳扶汉鼎,勋名千古仰东山。
才賢國運每相關,出處公遭典午間。
夢裡鉛華渾脈脈,蕭中芳迹尚班班。
始高霄漢鴻飛遠,終惜雲巢鳳不還。
好是南陽扶漢鼎,勳名千古仰東山。
宋代·李光的简介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
► 李光的诗(475篇) ► 李光的名句〕
明代: 陈献章
海上一陵何处封,刘翁今日问陈翁。天翻地覆诸王世,草死厓枯十月风。
慷慨尚馀精爽在,依稀犹作梦魂通。江山指点真还我,栋宇商量果待公。
海上一陵何處封,劉翁今日問陳翁。天翻地覆諸王世,草死厓枯十月風。
慷慨尚馀精爽在,依稀猶作夢魂通。江山指點真還我,棟宇商量果待公。
宋代: 杨万里
羣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羣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愛東山晴後雪,卻愁宜看不宜登。
宋代: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隻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
明代: 湛若水
东山众东山,爱之即我有。若然不知爱,其土等培塿。
宣尼曾一登,聊以小东鲁。因君感吾心,吾将随步武。
東山衆東山,愛之即我有。若然不知愛,其土等培塿。
宣尼曾一登,聊以小東魯。因君感吾心,吾将随步武。
宋代: 刘敞
独孤刺史提千骑,飞盖驩游向此中。
高岸如今已成谷,还如岘首忆羊公。
獨孤刺史提千騎,飛蓋驩遊向此中。
高岸如今已成谷,還如岘首憶羊公。
宋代: 韩淲
指点东山路,松林一望中。
芙蓉争弄日,杨柳半凋风。
我到吟何比,人闲兴偶同。
只宜携妓饮,名宦付诸公。
指點東山路,松林一望中。
芙蓉争弄日,楊柳半凋風。
我到吟何比,人閑興偶同。
隻宜攜妓飲,名宦付諸公。
宋代: 陆游
今日之集何佳哉!入关剧饮始此回。
登山正可小天下,跨海何用寻蓬莱。
青天肯为陆子见,妍日似趣梅花开。
有酒如涪绿可爱,一醉直欲空千罍。
驰酥鹅黄出陇右,熊肪玉白黔南来。
眼花耳熟不知夜,但见银烛高花摧。
京华故人死太半,欢极往往潜生哀。
聊将豪纵压忧患,鼓吹动地声如雷。
今日之集何佳哉!入關劇飲始此回。
登山正可小天下,跨海何用尋蓬萊。
青天肯為陸子見,妍日似趣梅花開。
有酒如涪綠可愛,一醉直欲空千罍。
馳酥鵝黃出隴右,熊肪玉白黔南來。
眼花耳熟不知夜,但見銀燭高花摧。
京華故人死太半,歡極往往潛生哀。
聊将豪縱壓憂患,鼓吹動地聲如雷。
宋代: 谢黻
东山一何高,他山不足论。
其间有玖石,乃是世人珍。
时与我数友,登高看嶙峋。
悠然嘆黄鹄,飞及下山云。
我友今年归,寂绝车马尘。
问言家何许,正与此山邻。
想为携蜡屐,自往穷朝昕。
斯游孰可陪,有意徒殷勤。
门前一溪水,清彻多游鳞。
安得尺素书,问讯情所亲。
四时且终穷,明日是青春。
便作隔岁别,感怀意未伸。
郊原共游地,我独行逡巡。
重来望东山,晤语焉可闻。
東山一何高,他山不足論。
其間有玖石,乃是世人珍。
時與我數友,登高看嶙峋。
悠然嘆黃鹄,飛及下山雲。
我友今年歸,寂絕車馬塵。
問言家何許,正與此山鄰。
想為攜蠟屐,自往窮朝昕。
斯遊孰可陪,有意徒殷勤。
門前一溪水,清徹多遊鱗。
安得尺素書,問訊情所親。
四時且終窮,明日是青春。
便作隔歲别,感懷意未伸。
郊原共遊地,我獨行逡巡。
重來望東山,晤語焉可聞。
宋代: 李之仪
南山不见见东山,白鹭时时自往还。
为问天公几时雨,定因薄相故能悭。
南山不見見東山,白鹭時時自往還。
為問天公幾時雨,定因薄相故能悭。
宋代: 丁逢
水绕山围夏木苍,旧时贤相读书堂。
窗间远岫供吟遍,来倚阑干半月凉。
水繞山圍夏木蒼,舊時賢相讀書堂。
窗間遠岫供吟遍,來倚闌幹半月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