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行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郊的那匹瘦马啊,让我心伤不已,它那瘦弱突出的马骨,就像墙头伸出的石头一般。
拿起马缰绳,绊动它的马足,它却只挪动四蹄,歪歪倒倒,那可不是要飞跃的本意啊。
仔细看看它身上的六个印子,其中有一个官方印,大家都说它是那部队遗留在路旁的。
它的皮肤干裂,毛色灰暗,夹杂着泥水污渍一片片剥落,仅存在身上的也沾满了冰霜。
去年它还在左奔右突驰骋在疆场,驱逐敌寇吧,不是良驹也不会被选中使用在战场啊。
军中将士骑得都应该是天子马厩的良马,这匹马跟乘黄宝马相当,只是病了的缘故吧。
疆场之上,只图一快,却不小心跌倒一跤,这委实也不是你一匹战马所能够预防的啊。
见到来人,发出凄惨悲凉的鸣叫,似是悲哀的倾诉,失落了主人,两眼没有闪闪晶光。
天气寒冷,远远的放逐,必定只能与鹤为伴,日落时分会遭到乌鸦啄疮的无情的捉弄。
如果,谁家愿意收养这匹老马,一定会有好处,不信,请到明年草长莺飞的时候看吧!
注释:
⑴骼,音格。肆兀,形容马骨出如石。如堵墙,也是说瘦。
⑵绊之,用马缰绊动马足。欹侧,歪歪倒倒。
⑶腾骧,飞跃。这句有“岂复有意于用世”的意思。
⑷六印带官字,是说马身所印六个印子,其中有一个官字印。《唐六典》:“诸牧监(官马坊),凡在牧之马,皆印印。右膊以小官字,右髀以年辰,尾厕以监名。皆依左右厢。若形容端正,拟送尚(上)乘,不用监名。二岁(马齿)始春,则量其力,又以飞字印印其左髀、髆。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其项左。送尚乘者,尾侧依左右闲(马厩)印以三花。其余杂马送尚乘者,以风字印印左髆,以飞字印印左髀。”
⑸剥落,脱落。
⑹马病毛头生尘,故曰毛暗。连雪霜,是说身带雪霜,和上句都是写瘦马的可怜的。
⑺至德二载(757年)旧历九月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去岁句指此。
⑻骅骝,古良马名。这句是说非惯战的骅骝便不得参与逐寇,现在这匹瘦马是参与逐寇的,可见是一匹有功的良马。将,与也。
⑼内厩,犹御厩、天厩,指天子马厩。这时马少,三军多骑内厩所养的马。而内厩多好马,故有“恐是病乘黄”的推断。乘黄,也是古良马名,此指瘦马。
⑽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过都越国,蹶如历块。”历块本言马行之速,这里指逐寇说。误一蹶,失足跌倒。杜甫疏救房琯,触怒肃宗,一跌不起,有似于此马。
⑾汝,指马。周防,犹提防。原谅马的无辜,也就是诉说自己的无罪。
⑿这两句又写瘦马可伤的神情。错莫,犹落寞、素莫。鲍照诗:“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莫与先异。”
⒀放,放牧。皮干剥落,转动无力,故乌啄其疮。极写瘦马之可哀。
⒁明年草长马肥,更试其材,必有可观,故希望有人能收养。杜甫总是积极的,所以他笔下的马也老是想立功的马。(参看《高都护骢马行》)
《瘦马行》阅读及答案
瘦马行(节选)
杜甫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点出马之“瘦”,接下来从形态和动作两个方面具体渲染了它的瘦弱。
B.瘦马身上的官字印记以及众人对其来历的讲述,表明它拥有非同寻常的经历。
C.“天寒”“日暮”两句写瘦马既被遗弃又遭欺辱等境况,与往日经历形成对比。
D.末二句用虚写手法,表达对瘦马得到惠养的期盼以及对其能否活到来年的担优。
15.瘦马为何“使我伤”?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D
15.①瘦弱的形貌;②曾为战马今遭遗弃的经历;③渴望奔腾却困于郊野的遭遇;④老病孤寂的处境;⑤联想自己的坎坷遭遇,内心抑郁不平。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以及对其能否活到来年的担忧”错误,末两句,明年草长马肥,更试其材,必有可观,故希望有人能收养。杜甫总是积极的,所以他笔下的马也老是想立功的马,不是对能否活到来年的担忧,而是对其能耐的信心。故选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审题,题目要求简要分析瘦马使作者伤的原因。然后找到“瘦马使我伤”在诗中的位置,在诗歌首句,再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句内容诗人的观点态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诗歌前四句记瘦马瘦弱憔悴之状。“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两句,写瘦马犹带官印,叹其昔用而今弃也。“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两句,写远放不收,皮干剥落,转动无力,故乌啄其疮。极写瘦马之可哀,有叹其昔贵而今贱之意。最后两句,写明年草长马肥,更试其材,必有可观,故希望有人能收养。杜甫总是积极的,所以他笔下的马也老是想立功的马。结合本诗写作背景,此诗是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时所作,是一篇写实而兼抒情的作品,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这样即可概括出瘦马使作者伤的原因:①瘦弱的形貌;②曾为战马今遭遗弃的经历;③渴望奔腾却困于郊野的遭遇;④老病孤寂的处境;⑤联想自己的坎坷遭遇,内心抑郁不平。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猜你喜欢
瘦马行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眼中有泪皮有疮,
骨毛焦瘦令人伤。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岂意今朝驱不前,
蚊蚋满身泥上腹。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终身枥上食君草,
遂与驽骀一时老。倘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
瘦马行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瘦马
瘦马如束薪,寒沙粘绿发。
我非九方皋,谓有大宛骨。
渴引寒泉饮,饥翦青刍秣。
如何得甘豢,辄尔事蹄齧。
朝来试锦鞯,冲踏行步阔。
起立高於人,一顿金羁脱。
圉人虽有恩,亦惧来奔蹶。
古称去害群,吾宁痛鞭挞。
咄哉尔何心,无乃忘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