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孟浩然的诗 > 夜归鹿门歌

夜归鹿门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阅读及答案

夜归鹿门①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②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②庞公:指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三、四两句叙述世俗之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途,两相对照,别有一种韵味。

B.五六句是写暮霭中朦胧的山树在月光下逐渐变得清晰,诗人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当年庞德公隐居之处。

C.末二句的“幽人”在这里是指庞德公,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只有山林为伴,过着隐居的生活。

D.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在喧嚣和宁静的对照中表达了自己看破红尘,决心遁人空门的出世情怀。

E.诗的前四句着眼于钟鸣、争渡、向江村、归鹿门等人物的动态描绘;后四句则侧重于月照、岩扉、松径等静态刻画,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两个不同的世界。

15.请简要赏析“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两句的表达技巧。

答案及解析:

14.CD   15.1)视听结合,既有钟声和争渡喧哗的听觉描写,又有争渡的热闹场景和夕阳返照,霞光满天的色彩美。2)对比。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林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诗人恬静超脱的心境自然地流露出来。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项,幽人既指庞德公,又是诗人自况;D项,“看破红尘,决心遁人空门的出世情怀”错,诗中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所以这两句主要运用了视听结合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恬静超脱的心境。

点睛: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 孟浩然的诗(379篇) ► 孟浩然的名句

猜你喜欢

夜归鹿门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小舟湖中夜归追和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宋代陆游

山光渐淡川气昏,急雨乱打荷叶喧。
小舟横掠湖边村,人家收网半闭门。
吾庐未见见堤树,舟人指点孤灯处。
蒲丛姑恶最可哀,冲雨飞鸣背人去。

夜归鹿门山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夷门歌

明代郑学醇

秦人一举坑长平,进兵直抵邯郸城。魏王睥睨不敢救,公子再拜咨侯嬴。

嬴知办此有朱亥,虎符窃出王卧内。袖椎椎杀晋将军,魏兵北乡秦兵退。

嬴送公子复何言,慷慨刎颈北风前。如姬且为公子死,抱关贱吏何所怜。

石门歌

宋代释有需

吾结草菴蔡溪侧,四顾峰峦皆峭壁。
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措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
饥来苦菜和根煮,叠石为床困即眠。
日照诸峰阴羃羃,负暄孤坐情何适。
驯伏珍禽趁不飞,猨猱扪我衣中蝨。
闲搘瘦筇六七尺,山行野步扶危力。
披云入草不辞劳,逢人打破修行窟。
或停松,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
源深洞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
杂羽流商谁辨的,五音六律徒敲击。
有时乘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

石门歌

唐代马珦

左一石,右一石,石门中有□□客。
□岫□,悬崖裂,□江□□□剑阙。
□□□□□□□,石门窊尊□□□。
外□□□□,□□□□□。
(见《武昌志》及《湖北金石志》。
已残缺不可读,惜哉。
)(〖1〗《武昌志》〖《湖北金石志》同〗:「案马绍基云:是刻滨临大江,字迹漫漶,前后片存二十八字,幸题与姓名尚完好。
今又啮去数字矣。
」〖2〗《明一统志》:「石门山在武昌县东五里,两门对峙如门。
唐武昌令马珦与元结游,石刻尚存。
」〖3〗《舆地碑目》:唐令君马珦石门石刻在石门。
郭详正诗:『双崖屹然起,劖藓认题识。
』〖4〗陈诗《湖北金石存佚考》云:「无年号,在武昌县北,滨江。
」〖5〗案清岩观有《马珦石门题名诗》曰:「石门开左右,一剑自中分。
何人施妙法,千载创奇闻。
良吏多幽思,诗题亦出羣。
登山寻古蹟,迭石意何殷。
江上发清啸,厓前结翠云。
至今樊口上,谁不爱清苍。
我亦来访古,心事何纷纷。
忆到窊尊石,题名定有君。
」)。

夷门歌

唐代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交门歌

明代薛蕙

朝泰一,陟分丘。降石闾,临之罘。熙事成,遍东西。祈交门,肇迎年。

陈玉席,洁椒糈。通八神,召灵圉。缤徕翔,神光烛。尞中坛,华紫幄。

元礼登,告嘉辞。灵允答,与帝期。灵交际,万寿徵。帝无疆,仙为朋。

张军门歌

清代王柏心

登坛者谁先溃奔,战死独有张军门。

军门奋迹起群盗,能以赤心酬主恩。

桂林侍御精鉴裁,川西老将能用才。

朝为偏裨暮作帅,少年拔起当河魁。

张家黑帜威名壮,骁贼见之魂魄丧。

单骑亲突万军中,火箭横飞接马上。

力复江淮数十城,全吴不睹烽燧惊。

下令恤民专杀贼,壶浆夹道皆欢声。

去年建策修长围,壕堑三重断走飞。

槛中穷兽日夜泣,翘足可展犁巢威。

苍鹰奋击不受绁,骏马脱衔疾电掣。

阃外进退孰专决,坐恨庸才制雄杰。

奔星去秋犯斗牛,春雪寒飞三尺厚。

坏云如山宵压营,军门裹创剑在手。

格斗未已俄丧躯,雄师十万骨亦枯。

岂惟精锐饱豺吻,天柱长城今则无。

吁嗟乎!

国家罗致文武士,奇才翻自绿林起。

天生忠孝好男儿,不遣功成先战死。

白门悲风夜不止。

怒激江涛喷海水。

嵩山天门歌

唐代宋之问

登天门兮坐盘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
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
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
重曰,天门兮穹崇,回合兮攒丛,松万接兮柱日,
石千寻兮倚空。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
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