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

[唐代]: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晓夕:早晚。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采桑大忙的时候,因此说农家妇女“不闲身”。不闲身:没空闲时间。
②解:了解,懂得。繁华事:指赏花之类的事。杀:死,用在动词后边,表示程度。一作“煞”。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一说指有权有势的人。黄金屋:后人遂以“黄金屋”指代富贵人家女子的居处。

译文:
从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百花盛开季节养蚕忙煞人。
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便会冻死富家太太小妞们。

《蚕妇》赏析

  人们谈起写蚕妇的诗,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来鹄的《蚕妇》不像张俞的《蚕妇》那样,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而是先从蚕妇整日采桑养蚕的辛苦谈起。

  “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问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从这一句诗中,表现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现了作者同情蚕妇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只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假设及由这一假设推论出来的结果清楚地说明封建社会谁养活谁这一根本问题。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所以能在“好花时节”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百花,正是由于这些蚕妇在此时“晓夕采桑”的结果。如果这些蚕妇此时也去千这些“繁华事”,那么,那些“黄金屋里人”只能被‘冻杀”。原来,这些“黄金屋里人”是由这些蚕妇养活的。此两句陡转笔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事实。

  全诗笔致冷隽,构思深曲,耐人寻味,在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中,流露出了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运用通俗又略带诙谐的语言,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通过暗含的对比,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来鹄简介

唐代·来鹄的简介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来鹄的诗(33篇) ► 来鹄的名句

猜你喜欢

蚕妇

明代朱诚泳

脂粉无心懒去施,求桑常恐饲蚕迟。绮罗多少红楼女,睡熟纱窗日上时。

蚕妇

唐代赵蕃

火蚕较早冷蚕迟,晏饭忘眠敢叹疲。
缲车响罢促机杼,盖体到头无一丝。

蚕妇

宋代宋无

缫得新丝白,将来织素缣。
自慙非锦绮,尚被舞人嫌。

蚕妇

唐代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到城廓,归来泪满巾。
徧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妇

唐代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蚕妇词

明代孙蕡

朝看箔上蚕,暮收茧上丝。
丝成给日食,不得身上衣。
早知阿家蚕事苦,不若当初学歌舞。

蚕妇行

宋代汪藻

树头恰恰晴鸠喜,上巳人家扫蚕蚁。
纸窗茅屋春雨寒,买炭添炉中夜起。
平明採叶晞露痕,随刀翠缕如丝匀。
三眠欲食春已老,旋炊新麦祀蚕神。
咽明足紧解丝簇,犹向前溪问茅卜。
东邻西里想殷勤,借问今年几分熟。
缲车轧轧桑阴凉,主家人立鸿雁行。
丝成不得半缕着,一生麻纻随风霜。

蚕妇叹

宋代释文珦

吴侬三月春尽时,蚕已三眠蚕正饥。
家贫无钱买桑餧,奈何饥蚕不生丝。
妇姑携篮自相语,谁知我侬心里苦。
姑年二十无嫁衣,官中催税声如虎。
无衣衣姑犹可缓,无绢纳官当破産。
邻家破産已流离,颓垣废井行人悲。

蚕妇叹

宋代钱时

蚕妇拂蚕叶如缕,爱之何啻珠玉比。
唿奴勤向帐前看,夜卧靡宁三四起。
未必便能丝挂体,睠焉于怀有真喜。
人人办得此时心,推而广之岂不美。
以此事君定忠臣,以此事父定孝子。
以此事夫定贤妇,一念真成转枢耳。
嗟哉世人胡不然,三纲茫茫不如蚕一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