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元好问的诗 > 雨后丹凤门登眺‌

雨后丹凤门登眺‌

[金朝]:元好问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云秋更哀。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


《雨后丹凤门登眺‌》赏析

天兴元年(1232)秋天,元好问在汴京任尚书都尚掾。这年三月,蒙古军围攻汴京,形势十分吃紧。四月,因为金哀宗派遣户部杨居仁乞和,蒙古军才撤离汴京,退到河洛一带,但仍然虎视眈眈,汴京随时都有被蒙古军攻陷的危险,人们在惊恐中度日如年。秋季的一天傍晚,元好问难以抑制自己的苦闷心情,登上汴京的丹凤门城楼,望着兵燹之后的汴京内外,一片苍凉,想到国家可能灭亡的命运,心中更是哀痛欲绝,表现了对国事的深情关切。

起联“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点明了登眺的地点是在绛红色的宫阙上,时间是在刚刚下过雨的傍晚。“霁景开”,即雨后云开放晴。“金明”,即金明池,是汴京宫苑中的小湖,为帝王渔射游乐之所。前一句从远处、大处落笔,把读者的视线引上广远的天空,去领略那苍茫寥落的情味;后一句从近处、细处描写,让人们从在晚风中摇动着的树木上,去体味京城中的一片凄凉之意。两句一开一合,极见擒纵变化之妙。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是作者当时眼中所见;同时又赋中含比,象中有兴,高度而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和政治形势,是作者心中所感。“绛阙遥天霁景开”,暗喻汴京城外的战争刚刚暂时平息;“金明高树晚风回”,则是朝廷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国家正走向末日的象征。一片凄凉的秋意,隐含着对国运衰微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沉的悲痛。

颔联分承第一、二句,继续描写望中所见。“长虹下饮海欲竭”,承“霁景开”,是说那横跨天边的长虹,像一条怪物一样把两个头伸进水中,连大海都快被喝干了。这既是雨后的真实景象,也是用以比喻蒙古军,因为古人认为虹霓是一种两头怪物,它的出现是不祥之兆。从“海欲竭”三字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蒙古军围攻汴京时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以及今后战争风云的险恶。“老雁叫群秋更哀”,承“晚风回”,是说在寒秋的晚风中,时时传来南飞的老雁呼唤伴侣的声音,让人觉得更加悲哀。“老雁”具有双重象征意义:一是比喻中原人民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奔走呼号,如杜牧《早雁》诗:“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二是作者孤独形象的写照,表现了登眺时无处吐露的内心深藏的痛苦。这四句中,雨霁云开,晚风摇树,长虹横天,老雁孤飞,组成了一幅意境苍凉悲壮的图画,正与战乱的情调一致。作者在描写中,重点在写所见,但又使情与景高度融合,“一箭双雕”,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颈联笔锋一掉,直发议论。意谓,即使是毁灭人间的劫火,有时也是会变化熄灭的;而险峻的嵩山,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它飞来眼前,障护汴京呢?武则天改嵩山为“神岳”,故名神嵩。前一句表现出作者希望蒙古军燃起的毁灭金国的“劫火”能够熄灭,使国家得以保存下来,避免灭亡的命运。后一句则表现出希望金国加强防卫,以抵御侵略,使国家安然无恙。两句均表现出对国运的深切关心,但后一句用设问语气说出,又暗含着眼见国家即将败亡,自己无计可施的悲哀。这两句是在前四句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的引申和转折。作者驰骋想象,用丰富的联想,驾驭历史,指麾山川,把宏大的议论寓于其中,雄浑中夹杂着深沉的悲凉,笔力十分雄健。作者在登眺之时,经过反复思索,已经意识到国家可能遭受难以挽回的厄运,心情愈加沉痛,尾联情不自禁地唱出了更为凄切的悲歌:“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在面临穷途末路之时,作者以晋朝的阮籍自比,但阮籍尚能“恸哭而反”,而自己却已经哭不出了。此刻,作者触目皆愁,望着昔日曾经咏歌游乐过的吹台,被夕阳涂上一层黯淡的色彩,过去的欢乐与今日的悲伤恰成对比,心情愈加沉重,真不忍心再看下去。委婉深折的措辞中,亦可见作者悲愤之深沉。“残阳”回应了起联的“霁景”和“晚风”,不仅使得全诗首尾贯通,结构谨严,而且使诗境始终处在日暮天晚、夕阳黯淡的氛围之中,更好地烘托、渲染了全诗的基调,在所见所感中,把忧伤国事、悲痛欲绝的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震撼人心。


《雨后丹凤门登眺‌》赏析二

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八月,元好问应召入朝,任尚书省掾,全家也随同迁居汴京。这时,战争形势日益恶化,蒙古军三路齐发,右翼直指金朝都城汴京。第二年正月,金兵在钧州(今河南禹州)三峰山全军溃败,蒙古大军趁势长驱直入,于三月包围了汴京。四月,金哀宗遣使求和,这才得以解围。

蒙古退兵后,诗人趁雨后天晴,登上汴京宫城的北门丹凤门眺望四处,只见战乱过后,满目疮痍。诗人想到国家将亡的命运,想到围城期间三女阿秀的病夭,国恨家愁一齐涌来,心中不由得哀痛欲绝,挥笔写下了这首“沉痛入骨”(吴汝纶语)的丧乱诗。诗中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蒙古军的凶残,抒发了亡国在即的悲哀,写来苍凉沉郁,可与杜甫的丧乱诗媲美。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绛阙:指皇帝的宫殿。金明:金明池。汴京顺天门外有金明池,周约九里,是皇帝进行竞渡之戏和教习车驾的地方。围城蒙军刚刚退走,诗人为了消散满胸郁结,于一个雨霁天晴日,至丹凤门登眺。然而诗人胸中郁结并未随雨后乌云廓散、景朗天开而减少。当诗人看到金明池畔被傍晚寒风吹得左摆右回的高树,处于一片萧瑟凋零之中,心头涌起亡国之痛,所眺之物亦染上悲哀的色彩:昔日的盛世一去不返,国家也如萧瑟的高树,摇摇欲衰。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群秋更哀――长虹下饮,既是描写雨后虹霓垂拱天际的景色,又是用来象征蒙古军的肆虐中原。古人认为虹霓是一种不祥的两头怪物,常探头到溪涧中饮水。因此,诗中借雨后长虹,喻蒙古军长驱南下,势欲并吞中原。诗人本已悲戚愁惨,哀恸万分,而此时,恰有一群大雁南飞,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秋天肃杀之气。老雁:传说雁群中的领头雁,都是失去配偶的孤雁,因孤苦伶仃,再加知前途艰险,故其叫声分外凄厉。诗人上一年老妻病故,这一年幼女夭亡,国家前途又如此,故于老雁的叫声尤感揪心。同时也以秋雁哀鸣喻中原人民流离失所,奔走呼号。此与杜牧《早雁》诗“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意境相似。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劫火:佛教认为,世界末日时,就会有大水大风大火之灾,把一切毁灭,称为“劫”。劫火,据《高僧传》载,汉武帝开凿昆明池,得黑灰。僧竺法兰解释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其灰也。”神嵩:即中岳嵩山。《新唐书?礼志》:“则天改嵩山为神岳。”诗人由金明池联想到昆明池,又由昆明池之黑灰联想到刚停下的暴雨及暂时平息了的战乱,幻想劫火终会熄灭的,并幻想嵩山飞来护卫地处平原,四无屏障的汴京。但幻想终归不等于现实,诗人只有无望地叹息

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穷途:《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吹台:在汴京(开封市)东南,即今禹王台。相传为春秋时音乐家师旷奏乐之台。阮籍《咏怀诗》第三十一首有“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之句,悲叹魏亡。诗人在此化用阮籍诗意,有感于国之将亡,发出了穷途欲哭无泪,莫望吹台的深痛感慨。

此诗善用象征手法,如以“长虹”喻元蒙军,以“海欲竭”喻国将亡,以“老雁”自喻,以“神嵩”幻想救兵等。诗歌头一句写“霁景开”,末尾写“傍残阳”,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前后呼应。

元好问简介

金朝·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 元好问的诗(466篇) ► 元好问的名句

猜你喜欢

雨后丹凤门登眺‌

金朝元好问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云秋更哀。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


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

唐代李益

大明曈曈天地分,六龙负日升天门。凤凰飞来衔帝箓,
言我万代金皇孙。灵鸡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
宸居穆清受天历,建中甲子合上元。昊穹景命即已至,
王事乃可酬乾坤。升中告成答玄贶,泥金检玉昭鸿恩。
云亭之事略可记,七十二君宁独尊。小臣欲上封禅表,
久而未就归文园。

雨后海珠登眺·其一

明代李义壮

梦回残月转长廊,何处僧归半夜航。

水色不随山色改,风声偏助雨声狂。

依依鹈鸊栖林樾,个个芙蓉隔石塘。

幽兴杳然从此远,不堪渔笛起沧浪。

雨后海珠登眺·其二

明代李义壮

半亩高亭百尺强,坐来天地自生凉。

朝临爽气南山近,夜浣银河北斗长。

立马来牛原并逐,浊泾清渭不同行。

十年窗下羲皇梦,肯放轻尘到石塘。

凤门泉

宋代周文璞

石根两眼北流泉,乳窦潜通御井边。
飘出宫花人不识,又沿衰草下山前。

晚出都门登寺閤

明代高叔嗣

柳叶桃花雨夜干,今年寒食在长安。
淹留不为依双树,蹭蹬合应笑一官。
行出都门常日暮,到来客舍已春阑。
芳菲满眼心无奈,祇上毗卢閤上看。

过吴门登简孚堂有感

宋代吴芾

三十年前此宦游,经从偶得驻扁舟。
回头岁月如驹隙,到眼风烟独虎丘。
无复故人论旧事,却因陈迹惹新愁。
此生未必能重到,且为斯堂更少留。

泛舟青溪入水门登高斋奉呈叔康

宋代王安石

簿领纷纷惜此时,起携佳客散沈迷。
十围但见诸营柳,九曲难寻故国溪。
牵埭欲随流水远,放船终碍画桥低。
子猷清兴何曾尽,想忆高斋更一跻。

丹凤楼

元代杨维桢

十二危楼百尺梯,飞飞丹凤五云齐。
天垂翠盖东皇近,地拂银河北斗低。
花靥秋空戎马顺,神灯夜烛海鸡啼。
仙童与报麻姑会,应说蓬莱水又西。

登眺

宋代朱继芳

破帽任风吹,天知髮已丝。
大江流禹蹟,老树见秦时。
北际山如砺,南溟水似池。
夜凉无梦到,久矣叹吾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