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金陵人杰地灵,风光优美,豪强众集,今天会聚到新亭。
放眼中原,满目疮痍,河山不复繁荣如旧,周颐情结大伤。
大家坐在这里如同楚囚一样悲怨,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
王导公何其慷慨激昂,千秋万代留下美名。
注释:
1. “豪士”一一《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豪士:指西晋灭亡后,从中原逃到江南的豪门士族、王公大臣。
2. “新亭”又名中兴亭,三国时吴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
3. “举目”以下二句——《世说新语·言语》:“周侯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山河异:指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东晋王朝,山河已经改变。周颧,字伯仁,汝南安城即今河南省原武县东南人,官至尚书仆射,其父浚平吴有功封成武侯,颛袭父爵,人称周侯。后被王敦所害。
4. 楚囚——《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的钟仪被俘,晋人称他为楚囚。后世用楚囚指俘虏或者窘迫无法的人。这里指穷困丧气的东晋士族官吏。《世说新语·言语》载:王导见大家垂头丧气,相对流泪,曾很不高兴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5. 社稷倾——国家灭亡。西晋末年,五胡为乱,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6. 王公——即王导。
参考资料:
1. 《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32页
2. 钟尚钧.中国名诗大观:语文出版社,1997
《金陵新亭》赏析
李白在《金陵新亭》中,怀想东晋王导的爱国壮语,无限感慨,不禁对王导的英雄气概,表示由衷的赞美。作品首二句“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说明金陵的豪士们在新亭游览胜地聚会。中四句“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颧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历史上的具体事实。周颛眼看新亭风景没有变化而社会动乱,山河易色,悲从中来,大为哀叹。参加饮宴的人都像被拘禁的楚囚那样,忧伤流泪,只有王导激愤地说:“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建功立业,光复神州,怎么能如楚囚一般相对哭泣!”这些爱国壮语,李白并未写入诗中,却在末二句融合成真诚颂扬的话:“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大诗人不轻易给人以高度赞语,这两句人物总评,是很有分量的。
诗的主线和核心是歌颂爱国志士王导,构成历史事件矛盾的焦点,是爱国思想和消极悲观情绪的斗争。诗歌如果按照历史事件原型,全盘托出,那就成为平板叙述,缺乏艺术光彩。李白选取了周额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这一典型场景,微妙地熔铸成为四行具有形象性的诗句:“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颉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篇末把王导的爱国壮语“当共勤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耶”,曲折地化用成高度赞美爱国志士的诗句“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可以看出李白在诗歌取材典型化上的功力。
这首怀古诗在感情的抒发方面,不是平铺直叙的,如果直白自述,则易陷入板滞。作品感情显现的不同节奏是:首联淡淡引出,次联接触矛盾,三联矛盾有深化,末联解决矛盾。达到审美高潮。可以看出李白在诗歌内在思维布局上的功力。
《金陵新亭》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
1. 《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32页
《金陵新亭》简析
李白在《金陵新亭》中,怀想东晋王导的爱国壮语,无限感慨,不禁对王导的英雄气概,表示由衷的赞美。作品首二句“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说明金陵的豪士们在新亭游览胜地聚会。中四句“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颧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历史上的具体事实。周颛眼看新亭风景没有变化而社会动乱,山河易色,悲从中来,大为哀叹。参加饮宴的人都像被拘禁的楚囚那样,忧伤流泪,只有王导激愤地说:“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建功立业,光复神州,怎么能如楚囚一般相对哭泣!”这些爱国壮语,李白并未写入诗中,却在末二句融合成真诚颂扬的话:“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大诗人不轻易给人以高度赞语,这两句人物总评,是很有分量的。
参考资料:
1.季伏昆主编 宙浩 张宏生副主编.金陵诗文鉴赏:南京出版社,1998年12月
《金陵新亭》阅读及答案
金陵新亭①
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②。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②周顗(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前两句由金陵风景优美起笔,继而写豪士们在新亭聚会,用语平实。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五、六句运用“楚囚”典故,写在座之人充满悲怨,为国家命运前途担忧。
D.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痛。
E.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15.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案及解析:
14.CD
15.“慷慨”一词写出了王导不同于对坐而泣的众人,颂扬了王导的意气激昂、忧心国家的情怀,面对动荡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能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光复山河。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C项,“写在座之人充满悲怨,为国家命运前途担忧”错误,诗句是“不忧社稷倾”意思是“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D项,“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痛”错误,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反衬王导的英雄气概,赞扬他为国效力的精神。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把握诗歌的情感重点分析诗歌意象和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可以借助诗歌题目、作者、注释综合分析诗歌情感。首先分析“慷慨”这个词语的意思,“慷慨”是指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作者用这个词语刻画王导的形象,探寻原因,是王导在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之时,激愤地说:“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建功立业,光复神州,怎么能如楚囚一般相对哭泣!”这是爱国思想和消极悲观情绪的斗争。修饰语“何其”表达了对王导的意气激昂、忧心国家的情怀的赞颂,借古讽今,表达的观点态度是面对动荡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像王导说的那样能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光复山河。
点睛:诗词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古诗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忧国忧民、建功立业、壮志难酬、思乡怀人、感时伤势等。考生在分析时要熟悉古诗词中表达的常见思想情感,再结合诗句中的具体意象、情感关键词等,诗歌情感的考查有时还结合抒情手法,考生应熟知抒情方式。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李白的诗(1607篇) ► 李白的名句〕猜你喜欢
有女嫁贫夫次杜少陵新婚别韵
有女嫁贫夫,恩爱岂得长。子非倚市门,哀哀官舍傍。
昨日子入室,今宵泪满床。生计未及问,握别何忙忙。
枯荄无煖律,覆盆无朝阳。只身无弟兄,高堂无翁嫜。
嗟我十年前,岂不厚盖藏。一门九流移,剜肉代输将。
今子幸少艾,未言先断肠。子身值几何,且易白与黄。
持以偿县官,子请随人行。保我肌肤完,喜子娥眉扬。
吁嗟此生别,请留半幅裳。裹我胯下瘢,见裳如见妆。
一鸟已远飞,一鸟犹回翔。嗟嗟结发恩,永作参商望。
新亭
溪流汤汤,山容林林。
公行于亭,鼓瑟鼓琴。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
公休于亭,左经右律。
山有佳木,侯薪侯蒸。
寻尺之木,厦屋之楹。
渒彼容苀舠,蒸徒以顾。
屹尔中流,恢我王度。
公无恋斯,民无去思。
百里之闿,千里之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