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陆游的诗 >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应当去平定他们。
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而没有人语声。

注释:
①磊落:众多错杂的样子。五兵:即古代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种兵器,此处借指用兵韬略。峥嵘:山势高峻的样子,此处喻满怀豪情。
②槊:长矛,古代兵器之一。银河:天河,晴朗夜空中云状光带,望去像河。
③端溪石池:指端砚,为名砚。端溪在今广东高要县,古属端州。
④须臾:片刻,一会儿。烟尘清:比喻战斗结束。
⑤丈夫:大丈夫,陆游自指。在:存。立:指立身处世,即立德、立言、立功。逆虏:指金侵略者。运:国运,气数。
⑥行:将。五原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汉时曾从此处出兵,北伐匈奴。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赏析

  陆游是南宋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因此引起下面借酒浇愁、作书泄愤的生动描绘。三至六句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笔力千钧,如银河从天倾泻;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诗人走笔纵横,真是“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草书歌行》)诗人把为国平胡尘的战斗场面和整个草书的过程(蓄势、疾书、书成)以及高度的草书技巧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比喻的运用也十分成功。“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写出扫敌人,平逆虏后的清平景象和诗人的得意神情。“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最后两句呼应开头,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参加收复国土战斗的迫切心情。给人展示了一幅夜袭敌营的生动画面,而诗人纵马疾驰、英勇矫健的身影也跃然在目。

  诗中借醉中作草书的情况,表达了诗人为国立功的思想感情。诗中表明作者为国征战的愿望无法实现,便把豪情寄托于饮酒和写字当中。诗人从作草书联想到用兵,表现他时时处处不能忘情于收复国土。最后,诗人又从书、酒之中返回到现实,盼望着早日出关塞、平逆虏、立军功。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阅读及答案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②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注释】①端溪石池:指端溪砚。 ②行:将要。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诗人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第六句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

C.第八句紧承“复把酒”,形象写出诗人酒醉后恍惚迷离的神态。

D.结尾两句以“何时”发问,表达了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愿望。

15.下列诗句与“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江总《雨雪曲》)

B.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岁暮》)

C.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

16.陆游诗中的酒与笔,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实关国家之命运。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   15.D   

16.本诗中,作者以酒为旗鼓,把笔当作刀槊和军队,排兵布阵,纵横驰骋,最终扫尽逆虏、取得胜利。把施于纸上的笔阵、墨阵想象成杀敌复国的军阵,充分体现了陆游的报国之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情。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C项,“如见万里烟尘清”主要是写酒后的清醒,而不是恍惚迷离。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与“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答题关键词“情感”。题中,A项写的是自然之景,B是写战后的混乱,渴望朝廷能有人出征,C是写写征夫思念家乡,对战争的厌恶之情。D是写男儿壮志,收取河山之情,与题意合。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主要意象。题干“陆游诗中的酒与笔,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实关国家之命运。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答题关键词“实关国家之命运”“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本题答题时,要将酒与笔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最后要点出陆游的爱国之情。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 陆游的诗(8244篇) ► 陆游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得萧文明寄自作草书至·其三

明代陈献章

束茅十丈扫罗浮,高榜飞云海若愁。何处约君同洗砚,月残霜冷铁桥秋。

题西涯篆书卷后感怀

明代谢迁

端居数旧游,忽忽渐凋落。怀哉西涯翁,令德兼善谑。

追随三十年,文字日相乐。朅来各一方,岁月惊电烁。

行藏杳难期,竟负卜居约。梦寐或见之,谈相宛如昨。

简札时往还,良用慰离索。如何转盻间,翁已不可作。

展卷睹遗墨,使我情怀恶。长歌伐木篇,悲风振林薄。

八月五日夜半起饮酒作草书数纸

宋代陆游

有漏神仙有髮僧,碧幮欹枕对秋灯。
忽然起索三升酒,飒飒蛟龙入剡藤。

题余忠宣公请援兵书卷后

明代甘瑾

大将分符自朔庭,出师江汉肃南征。
贺兰不救睢阳厄,无忌难收邺下兵。
唇齿百年谁复恤,简书千里漫多情。
西风一剑英雄泪,已逐寒江日夜声。

梦中所作

宋代洪朋

秋风插羽翰,楼观天上行。
朝霞带空洞,海日注疏櫺。
一一琪树遶,粲粲芝草荣。
中有一道士,静啸无俗情。
顾我有灵气,授我以长生。
咄嗟一世间,扰扰何所营。

补梦中所作

宋代郑思肖

鸿雁流离梦亦惊,满怀凄怨足秋声。
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取太平。

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

宋代陆游

赐休暂解簿书围,醉草今年颇入微。
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
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
穉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醉中录近诗因题卷后

宋代陆游

鹅儿色浅酒醺人,鸡距锋圜笔绝伦。
满引一杯书数纸,要知林下有闲身。

酬王主簿示道中所作

宋代释绍嵩

蓼花红淡苇条黄,洛岸秋晴夕照长。
雪羽{礻离}褷立倒影,酒旗摇曳出疎篁。
云边鴈断湖边月,圩上人牵水上航。
输与能诗王主簿,每行吟得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