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汤粹
[宋代]:汪莘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已事,中胡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
文者道之器,詩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謂以一枝鳴。
仆昔頗好學,不與時俗并。
始求為已事,中胡濟物情。
靜與古月俱,動與秋陽行。
先聖此從容,風流被後生。
身世兩相違,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萬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動植陳性情。
日月顯處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諸子亦縱橫。
興衰雜今古,憂豫難悉平。
時買白玉闆,寫此朱絲聲。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見驚。
秋霜下黃葉,春風自抽萌。
蘭花待春風,深林含芳馨。
屬聞賢别駕,古學兼韶韺。
仍聞吐佳句,氣挾蘇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長松與茯苓。
宋代·汪莘的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
► 汪莘的诗(341篇) ► 汪莘的名句〕
宋代: 汪莘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已事,中胡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
文者道之器,詩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謂以一枝鳴。
仆昔頗好學,不與時俗并。
始求為已事,中胡濟物情。
靜與古月俱,動與秋陽行。
先聖此從容,風流被後生。
身世兩相違,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萬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動植陳性情。
日月顯處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諸子亦縱橫。
興衰雜今古,憂豫難悉平。
時買白玉闆,寫此朱絲聲。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見驚。
秋霜下黃葉,春風自抽萌。
蘭花待春風,深林含芳馨。
屬聞賢别駕,古學兼韶韺。
仍聞吐佳句,氣挾蘇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長松與茯苓。
宋代: 汪莘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僕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己事,中有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隠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畧相似,长松与茯苓。
文者道之器,詩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謂以一枝鳴。
僕昔頗好學,不與時俗并。
始求為己事,中有濟物情。
靜與古月俱,動與秋陽行。
先聖此從容,風流被後生。
身世兩相違,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萬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動植陳性情。
日月顯處妙,鬼神隠中明。
老佛既恍惚,諸子亦縱橫。
興衰雜今古,憂豫難悉平。
時買白玉闆,寫此朱絲聲。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見驚。
秋霜下黃葉,春風自抽萌。
蘭花待春風,深林含芳馨。
屬聞賢别駕,古學兼韶韺。
仍聞吐佳句,氣挾蘇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畧相似,長松與茯苓。
明代: 李寄
乱山高下入,访友事非轻。
行脚方应遍,观心道已成。
节交初夏热,路隔五年生。
多事嘤嘤鸟,添余一倍情。
亂山高下入,訪友事非輕。
行腳方應遍,觀心道已成。
節交初夏熱,路隔五年生。
多事嘤嘤鳥,添餘一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