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感秋
[唐代]:白居易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幷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闇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沙草新雨地,岸柳涼風枝。
三年感秋意,幷在曲江池。
早蟬已嘹唳,晚荷複離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時。
昔人三十二,秋興已雲悲。
我今欲四十,秋懷亦可知。
歲月不虛設,此身随日衰。
闇老不自覺,直到鬓成絲。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河南郑州新郑人,葬于洛阳。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 白居易的诗(3737篇) ► 白居易的名句〕
唐代: 白居易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幷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闇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沙草新雨地,岸柳涼風枝。
三年感秋意,幷在曲江池。
早蟬已嘹唳,晚荷複離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時。
昔人三十二,秋興已雲悲。
我今欲四十,秋懷亦可知。
歲月不虛設,此身随日衰。
闇老不自覺,直到鬓成絲。
唐代: 白居易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沉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疏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
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时命始欲来,年颜已先去。
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误。故作咏怀诗,题于曲江路。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長慶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間十四年,六年居譴黜。窮通與榮悴,委運随外物。
遂師廬山遠,重吊湘江屈。夜聽竹枝愁,秋看滟堆沒。
近辭巴郡印,又秉綸闱筆。晚遇何足言,白發映朱绂。
銷沉昔意氣,改換舊容質。獨有曲江秋,風煙如往日。
疏蕪南岸草,蕭飒西風樹。秋到未幾時,蟬聲又無數。
莎平綠茸合,蓮落青房露。今日臨望時,往年感秋處。
池中水依舊,城上山如故。獨我鬓間毛,昔黑今垂素。
榮名與壯齒,相避如朝暮。時命始欲來,年顔已先去。
當春不歡樂,臨老徒驚誤。故作詠懷詩,題于曲江路。
唐代: 白居易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
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
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弔湘江屈。
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
晚遇何足言,白髮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
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
長慶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間十四年,六年居譴黜。
窮通與榮悴,委運随外物。
遂師廬山遠,重弔湘江屈。
夜聽竹枝愁,秋看滟堆沒。
近辭巴郡印,又秉綸闱筆。
晚遇何足言,白髮映朱绂。
銷沈昔意氣,改換舊容質。
獨有曲江秋,風煙如往日。
唐代: 白居易
疎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
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
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
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
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
时命始欲来,年颜已先去。
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误。
故作咏怀诗,题于曲江路。
疎蕪南岸草,蕭飒西風樹。
秋到未幾時,蟬聲又無數。
莎平綠茸合,蓮落青房露。
今日臨望時,往年感秋處。
池中水依舊,城上山如故。
獨我鬓間毛,昔黑今垂素。
榮名與壯齒,相避如朝暮。
時命始欲來,年顔已先去。
當春不歡樂,臨老徒驚誤。
故作詠懷詩,題于曲江路。
唐代: 白居易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暗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沙草新雨地,岸柳涼風枝。
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蟬已嘹唳,晚荷複離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時。
昔人三十二,秋興已雲悲。
我今欲四十,秋懷亦可知。
歲月不虛設,此身随日衰。
暗老不自覺,直到鬓成絲。
唐代: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離離暑雲散,袅袅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顔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複來此。
宋代: 韩元吉
忽忽倦行役,栖栖问穷途。
生涯能几何,所抱诗与书。
凄凉吴淞路,不到十载余。
当年路傍柳,半已阴扶疏。
系舟上高桥,春水正满湖。
鸥鸟如有情,见人远相呼。
境豁目为纵,兴长心特舒。
尚想张季鹰,此焉赋归欤。
生前与身后,底用论区区。
但当酌美酒,一鱠江中鲈。
忽忽倦行役,栖栖問窮途。
生涯能幾何,所抱詩與書。
凄涼吳淞路,不到十載餘。
當年路傍柳,半已陰扶疏。
系舟上高橋,春水正滿湖。
鷗鳥如有情,見人遠相呼。
境豁目為縱,興長心特舒。
尚想張季鷹,此焉賦歸欤。
生前與身後,底用論區區。
但當酌美酒,一鱠江中鲈。
宋代: 董嗣杲
此郡境有彭泽县,渊明曾遗晋时踪。
三径莫知在何处,且抚官圃千尺松。
此郡境有彭澤縣,淵明曾遺晉時蹤。
三徑莫知在何處,且撫官圃千尺松。
宋代: 董嗣杲
定江军门拥云气,庐山面目长相朝。
阃臣所持止一恕,墙壁何恨粘歌谣。
定江軍門擁雲氣,廬山面目長相朝。
阃臣所持止一恕,牆壁何恨粘歌謠。
明代: 顾清
本无仙术可休粮,举目乡关两鬓霜。忽枉新吟话畴昔,如观旧俗饱仓箱。
当时经画垂金石,几日飘扬趁秕糠。复古周宣仗申甫,老生翘首颂康穰。
本無仙術可休糧,舉目鄉關兩鬓霜。忽枉新吟話疇昔,如觀舊俗飽倉箱。
當時經畫垂金石,幾日飄揚趁秕糠。複古周宣仗申甫,老生翹首頌康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