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昭玘的诗 > 经睢阳有感

经睢阳有感

[宋代]:李昭玘

昔日经由一梦同,高楼虽在旧游空。
东流不改当年水,白首已成今日翁。
梁苑衣冠共黄壤,隋堤杨柳几春风。
扁舟莫负南来兴,咫尺吴松落眼中。

李昭玘简介

宋代·李昭玘的简介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祕书省正字除校书郎(《续资治通鑑长编》卷...〔► 李昭玘的诗(96篇) ► 李昭玘的名句

猜你喜欢

经睢阳有感

宋代李昭玘

昔日经由一梦同,高楼虽在旧游空。
东流不改当年水,白首已成今日翁。
梁苑衣冠共黄壤,隋堤杨柳几春风。
扁舟莫负南来兴,咫尺吴松落眼中。

齐鲁道中望睢阳有念

宋代张方平

重叠荒山满四围,征鞍繫劔背斜晖。
遥知梁国白云下,此际吾亲独倚扉。

过任阳有感

明代龚诩

任水湾湾南北流,人家多住竹林幽。旧堤不见寻梅舫,遗趾空闻梦鹤楼。

漠漠草莱将薄暮,离离禾黍已深秋。可怜当日欢娱地,不道今成满目愁。

重阳有感呈诸丈

宋代吴芾

九日长年客异乡,今年又复到南昌。
眼看黄菊依然好,心着青山只自伤。
已是岁华成晼晼,可堪秋色更凄凉。
诸公不用羞吹帽,且试登高共一觞。

初发雷阳有感二首 其二

宋代李纲

余生幸尔脱垂涎,鸡肋安能拒老拳。
万里得归辞瘴海,三年奔命厌征轩。
採薇散发嵇中散,开竈烧丹葛稚川。
此去山林如脱兔,这回且结好因缘。

初发雷阳有感二首 其一

宋代李纲

梦中曾过鬼门关,敢冀君恩听北还。
父子相随幸良厚,僕奴半死涕空澘。
风烟萧瑟黄茅瘴,山路崎岖赤脚蛮。
归去梁谿见桑梓,定抛冠佩老岩间。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

宋代曹彦约

如此生涯任转蓬,几年漂泊羡归鸿。
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云暮霭中。
业菊乍残秋色远,岭梅将放雪光融。
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

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

宋代程洵

秋日晒古城,秋风来水乡。
临流送归客,离思飞云扬。
银液深蘸甲,金钗俨分行。
祖行礼虽微,善颂意则良。
破涕忽成笑,欲语旋复忘。
若人工涉世,止沸非扬汤。
俛首是非海,如居清浄坊。
一朝脱屣去,翩如鴈随阳。
三折仅存臂,九回无复肠。
所欣返全璧,讵复忧焚冈。
我本山林人,才非锥处囊。
偶然踏朝市,包以冠与裳。
谁吹邹子律,自分冰氏凉。
余习但文字,残星弄微芒。
来时岸柳绿,倏见秋叶黄。
何当首归途,解此名利缰。
湖山足佳处,与君共徜徉。

闰重阳有感次宋景文公韵

宋代李流谦

蒙蒙烟雨湿閒愁,往燕来鸿共远游。
引满白醪欣再熟,尽开黄菊耐深秋。
眼前节物重凭槛,醉里商歌缓击瓯。
苦爱佳名叹尘爵,渊明高兴转悠悠。

三月九日祁阳舟中闻鹃忆去年此日到衡阳有感

宋代程洵

急桨轻舟下碧澜,归心切切陇头鹃。
人生石火光中住,又向湖南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