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匡白的诗 > 题东林二首 二

题东林二首 二

[唐代]:匡白

东林继四绝,物象更清幽。
社客去不返,钟峰云也(《永乐大典》作「色」)秋。
松枯羣狖散,溪大蠹槎流。
待卜归休计,重来卧石楼。
(见《吉石庵丛书》本《庐山记》卷四,以《永乐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参校。
)(按:《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庐山记》二诗题作《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与幕客门馆僧道,闲游题东林二首》,系将徐知证等联句诗末题记误植于匡白诗题,另详后徐知证条。
)。

匡白简介

唐代·匡白的简介

匡白,江州德化东林寺僧正。吴太和六年撰《江州德化东林寺白氏文集记》。封文通大师。与左偃有过从。有诗集十卷,已佚。诗二首。(《全唐诗》无匡白诗,传从《庐山记》卷五、《全唐...〔► 匡白的诗(2篇) ► 匡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东林二首 一

唐代匡白

东林佳景一何长,兰蕙生多地亦香,堪叹世人来不得,便随云树老何妨。
倚天苍翠晴当户,落[石]潺湲夜遶廊。
到此秪除重结社,自余闲事莫思量。

题东林二首 二

唐代匡白

东林继四绝,物象更清幽。
社客去不返,钟峰云也(《永乐大典》作「色」)秋。
松枯羣狖散,溪大蠹槎流。
待卜归休计,重来卧石楼。
(见《吉石庵丛书》本《庐山记》卷四,以《永乐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参校。
)(按:《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庐山记》二诗题作《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与幕客门馆僧道,闲游题东林二首》,系将徐知证等联句诗末题记误植于匡白诗题,另详后徐知证条。
)。

题东林寺

宋代喻良能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
砌遶琮琤水,门罗翠碧岑。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
岸帻销尘虑,凭栏凈客心。
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
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
图传三笑粲,阁拥五杉森。
贝叶应难访,经臺已莫寻。
僧袈何代朽,佛影几时沉。
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
不妨闲弔古,谁复为沾襟。
香火惟莲社,传流直至今。

题东林寺

宋代刘过

尔自贪痴不肯闲,江南多少好青山。
老夫为不爱官职,买得狂名满世间。

题东林寺

宋代陈舜俞

凈社清谈尽,高名野史传。
空山留旧寺,老桧识当年。
殿古应藏璧,僧闲学种莲。
徘徊二林月,犹照虎溪泉。

题东林寺

宋代夏竦

昔帝先贤迹未消,森沉台殿锁礁嶢。
新莲照水香空在,旧辇生尘翠已凋。
夹道古藤看翳日,过谿苍藓半侵桥。
远公前意无人会,空对清风望寂寥。

题东林寺

明代王鸣雷

遍礼名山说大乘,倦来仍是策枯藤。

孤云千里白半顶,高竹百竿青一层。

风暖江龙寻食钵,雨寒秋鬼乞衣灯。

从来事事都忘却,忘却东林寺不能。

题东林寺 一

唐代周碏

大中天子海恩深,再使迷徒识佛心。
半死白莲初降[雨](云)(从《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改),欲成荒地又铺金。
僧开石室经犹在,虎印溪泉迹未沉。
谁谓五湖书剑客,此生重得见东林。

题东林寺 二

唐代周碏

再崇玄法象西天,宏闬新高碧嶂前。
风送片云招白马,鹤迎贫女诱金钱。
沙门觅佛曾谙路,苦海悲人易得船。
三教共兴谈帝道,大中年是太平年。
(见《吉石盦丛书》影宋本陈舜俞《庐山记》卷四,原署:「布衣周碏」。
)。

题东林一首

宋代王阮

屏迹敷浅原,注目香炉峯。
饱闻送客溪,鼎新古梵宫。
缅怀结社人,岂止避俗翁。
一念薰戒香,千年仰玄踪。
蜂房始义熙,凤历当元丰。
果有大士出,一与遗言同。
堂堂照觉师,赫赫襄敏公。
彻彼毗尼藏,揭我临济宗。
元曰立成佛,坡曰僧中龙。
少林来于西,双林振以东。
冥数其理暗,野烧中宵红。
天遣真道人,夜役衆鬼工。
幻出翚飞檐,化成雷吼钟。
神运俨若初,佛法岂有终。
余生慕真乘,愿力愧祖风。
再窥拈花座,骇叹折草功。
请续香山堂,老此平臺中。
白抚生池莲,青友夹涧松。
永劫不出门,寂照涵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