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前身
[宋代]:滕岑
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
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
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
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
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
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
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
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
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廣智紹興初,有僧清首坐。
頗亦有禅學,非但嚴經課。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達磨。
延歸羞香飯,間亦閑相過。
祖時年已老,無孫繼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與人言。
此僧偶聞之,使之禱佛前。
且雲韶國師,道場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觀音應緣。
祖遂相約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傳。
祖即焚香拜,前諾師豈負。
靈魄決不昧,請與師同去。
祖如師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響,幡腳轉不住。
已而得吉蔔,有孫生歲暮。
人雲所生孫,即是師前身。
往來無處驗,虛實何足論。
識者聞之笑,愚者以為真。
可憐滕氏子,一生命窮薄。
晚逃儒事佛,兩皆無所覺。
若果是此僧,無乃行路錯。
聊複成此詩,一任人貶駮。
宋代·滕岑的简介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
► 滕岑的诗(101篇) ► 滕岑的名句〕
宋代: 滕岑
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
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
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
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
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
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
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
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
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廣智紹興初,有僧清首坐。
頗亦有禅學,非但嚴經課。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達磨。
延歸羞香飯,間亦閑相過。
祖時年已老,無孫繼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與人言。
此僧偶聞之,使之禱佛前。
且雲韶國師,道場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觀音應緣。
祖遂相約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傳。
祖即焚香拜,前諾師豈負。
靈魄決不昧,請與師同去。
祖如師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響,幡腳轉不住。
已而得吉蔔,有孫生歲暮。
人雲所生孫,即是師前身。
往來無處驗,虛實何足論。
識者聞之笑,愚者以為真。
可憐滕氏子,一生命窮薄。
晚逃儒事佛,兩皆無所覺。
若果是此僧,無乃行路錯。
聊複成此詩,一任人貶駮。
宋代: 陆游
畴昔见诸老,从容闻至言。
马非求路寝,木岂愿牺尊。
卧起数椽屋,啸歌三亩园。
人生正应尔,云梦不须吞。
疇昔見諸老,從容聞至言。
馬非求路寝,木豈願犧尊。
卧起數椽屋,嘯歌三畝園。
人生正應爾,雲夢不須吞。
宋代: 岳珂
史本乎公,不厌于复。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
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徧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
郦保姓名,亦各不同。
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
安焘面析章惇,以为乡风。
此皆繫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犹能秉直以写其衷。
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本无所蔽蒙也。
然于此时,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
佩玉端委,接武夔龙,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广于四聪耶。
迎合于始,循默于终,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于直躬也。
史本乎公,不厭于複。
重觀紹聖以來之記述,初無及于鄭雍。
非親劄之具存,雖欲考之而孰從。
如王誼李祉之實迹,徧考史錄,皆無預乎此案之中。
郦保姓名,亦各不同。
至于韓忠彥力谏興獄,直乞陛下且與含容。
安焘面析章惇,以為鄉風。
此皆繫其人之大節,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紙之所具,以同時附會白帖子之人,猶能秉直以寫其衷。
抑可以見人心之是非,本無所蔽蒙也。
然于此時,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論,獨雍首尾噤然若不預者。
佩玉端委,接武夔龍,又何其無一言之獻替,廣于四聰耶。
迎合于始,循默于終,而迄不免于黨籍之歸,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勝于直躬也。
宋代: 岳珂
史本乎公,不厌於复。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
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
皆无预乎此案之中。郦保姓名,
亦各不同。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
直乞陛下且与含容。安寿面析章惇,
以为乡风。此皆系其人之大节,
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
犹能秉直以写其衷。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
本无所蔽蒙也。然于此时,
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
佩玉端委,接武夔龙,
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广于四总耶。
迎合于始,循默于终,
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於直躬也。
史本乎公,不厭於複。
重觀紹聖以來之記述,初無及于鄭雍。
非親劄之具存,雖欲考之而孰從。
如王誼李祉之實迹,遍考史錄,
皆無預乎此案之中。郦保姓名,
亦各不同。至于韓忠彥力谏興獄,
直乞陛下且與含容。安壽面析章惇,
以為鄉風。此皆系其人之大節,
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紙之所具,以同時附會白帖子之人,
猶能秉直以寫其衷。抑可以見人心之是非,
本無所蔽蒙也。然于此時,
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論,獨雍首尾噤然若不預者。
佩玉端委,接武夔龍,
又何其無一言之獻替,廣于四總耶。
迎合于始,循默于終,
而迄不免于黨籍之歸,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勝於直躬也。
明代: 孙蕡
身前身后思茫茫,秋菊春兰各吐芳。
惭愧情人远相访,为郎憔悴却羞郎。
身前身後思茫茫,秋菊春蘭各吐芳。
慚愧情人遠相訪,為郎憔悴卻羞郎。
明代: 孙蕡
身前身后事茫茫,恼断苏州刺史肠。
猿带玉环归后洞,君骑白马傍垂杨。
鹤群长绕三株树,花气浑如百和香。
惭愧情人远相访,为郎憔悴却羞郎。¤
身前身後事茫茫,惱斷蘇州刺史腸。
猿帶玉環歸後洞,君騎白馬傍垂楊。
鶴群長繞三株樹,花氣渾如百和香。
慚愧情人遠相訪,為郎憔悴卻羞郎。¤
宋代: 晁说之
坂路十年尘坱身,不知何事往来频。
敢言上国非吾土,自许中条是故人。
志在韦编徒寡与,人亡陵海谩多珍。
龙门有客暂相值,颇话年来亦苦辛。
坂路十年塵坱身,不知何事往來頻。
敢言上國非吾土,自許中條是故人。
志在韋編徒寡與,人亡陵海謾多珍。
龍門有客暫相值,頗話年來亦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