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因寺
[宋代]:晏殊
卷帘山色眼前见,入夜涛声枕上闻。
苔径雨馀堆落叶,石楼风静锁寒云。
卷簾山色眼前見,入夜濤聲枕上聞。
苔徑雨馀堆落葉,石樓風靜鎖寒雲。
宋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平步青云,曾任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第...〔
► 晏殊的诗(405篇) ► 晏殊的名句〕
宋代: 晏殊
卷帘山色眼前见,入夜涛声枕上闻。
苔径雨馀堆落叶,石楼风静锁寒云。
卷簾山色眼前見,入夜濤聲枕上聞。
苔徑雨馀堆落葉,石樓風靜鎖寒雲。
明代: 陈琏
不到崇因才数月,重来风景十分佳。李花白放千林雪,桃萼红蒸一坞霞。
香袅兽炉焚柏子,汤生蟹眼试茶芽。醉挥綵笔题新句,留与山僧护碧纱。
不到崇因才數月,重來風景十分佳。李花白放千林雪,桃萼紅蒸一塢霞。
香袅獸爐焚柏子,湯生蟹眼試茶芽。醉揮綵筆題新句,留與山僧護碧紗。
宋代: 毕仲游
闲游偶此共攀缘,胜事谁能为我传。
山鸟无巢任来往,溪流有石更潺湲。
路迷空谷寒生雾,目极平林远自烟。
便是瀛洲与方丈,不知何处有飞仙。
閑遊偶此共攀緣,勝事誰能為我傳。
山鳥無巢任來往,溪流有石更潺湲。
路迷空谷寒生霧,目極平林遠自煙。
便是瀛洲與方丈,不知何處有飛仙。
宋代: 毕仲游
山大石岩岩,平川沙莽莽。
深崖忽有路,一寺何高敞。
彼僧胡为知,迎我共攀上。
夜深眺前峰,百里如指掌。
诗翁旋沽酒,欲得咏今曩。
下笔皆珠玑,嗟予岂能仰。
往来气益乘,欲敌不敢往。
回笑尘埃人,何殊在罗网。
吟哦不自制,逸韵弥清响。
便可书壁东,留为异时赏。
山大石岩岩,平川沙莽莽。
深崖忽有路,一寺何高敞。
彼僧胡為知,迎我共攀上。
夜深眺前峰,百裡如指掌。
詩翁旋沽酒,欲得詠今曩。
下筆皆珠玑,嗟予豈能仰。
往來氣益乘,欲敵不敢往。
回笑塵埃人,何殊在羅網。
吟哦不自制,逸韻彌清響。
便可書壁東,留為異時賞。
宋代: 毕仲游
前峰竦而嵬,后峰屹且峨。
冷月射溪水,紧风平野火。
同游独无语,此意谁知我。
虎避无情人,出门不须锁。
前峰竦而嵬,後峰屹且峨。
冷月射溪水,緊風平野火。
同遊獨無語,此意誰知我。
虎避無情人,出門不須鎖。
宋代: 毕仲游
月老庭除白,火明山顶高。
酒容无俗客,诗兴任吾曹。
促席暂讙嚯,思家还郁陶。
坐闻钟磬响,那免话离骚。
月老庭除白,火明山頂高。
酒容無俗客,詩興任吾曹。
促席暫讙嚯,思家還郁陶。
坐聞鐘磬響,那免話離騷。
宋代: 李之仪
真如会中,相见了也。
崇因堂上,因甚出来。
一滴曹溪,初无二味。
大冶精金,岂有他色。
虽然画得分明,要须重新注出。
十二面相忽然开,不是僧繇谁得会。
真如會中,相見了也。
崇因堂上,因甚出來。
一滴曹溪,初無二味。
大冶精金,豈有他色。
雖然畫得分明,要須重新注出。
十二面相忽然開,不是僧繇誰得會。
宋代: 王之道
肥松瘦竹古招提,轩槛重游识旧题。
清意不曾吟得尽,夜来明月浸寒溪。
肥松瘦竹古招提,軒檻重遊識舊題。
清意不曾吟得盡,夜來明月浸寒溪。
宋代: 释德洪
眼高四海语英发,自应文章有家法。
金陵地肺山川骄,要君诗句时弹压。
东来藉甚名誉传,景星瑞鸟人争先。
忽惊华气倾坐客,但觉人品春湖前。
一盃春露容同啜,更看归舟登一叶。
遥知笑语散惊鸥,万顷烟波上眉睫。
念君怀中有卿相,何时摸苏一唾掌。
要看儒林万口夸,文公诸郎能世家。
眼高四海語英發,自應文章有家法。
金陵地肺山川驕,要君詩句時彈壓。
東來藉甚名譽傳,景星瑞鳥人争先。
忽驚華氣傾坐客,但覺人品春湖前。
一盃春露容同啜,更看歸舟登一葉。
遙知笑語散驚鷗,萬頃煙波上眉睫。
念君懷中有卿相,何時摸蘇一唾掌。
要看儒林萬口誇,文公諸郎能世家。
宋代: 毕仲游
两山夹路郁崔嵬,云缕飞空似剪裁。
此日定须相别去,瓮中残酒待谁开。
兩山夾路郁崔嵬,雲縷飛空似剪裁。
此日定須相别去,甕中殘酒待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