痼疾
痼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ù jí,该词语属于名词,分字 [痼,疾]。
![痼疾](/d/file/p3/deff7f823ad3b797d0b0807d0adcd0ba.jpeg)
读音gù jí
怎么读
注音ㄍㄨˋ ㄐ一ˊ
痼疾(读音gù jí)的近同音词有 估计(gū jì)顾及(gù jí)顾忌(gù jì)孤寂(gū jì)古籍(gǔ jí)古迹(gǔ jì)咕唧(gū jī)顾计(gù jì)顾悸(gù jì)顾己(gù jǐ)估楫(gū jí)咕叽(gū jī)古记(gǔ jì)毂击(gǔ jī)鼓姬(gǔ jī)故伎(gù jì)孤疾(gū jí)鼓檝(gǔ jí)孤绩(gū jì)骨笄(gǔ jī)故籍(gù jí)孤羇(gū jī)汩汲(gǔ jí)固籍(gù jí)孤寄(gū jì)沽激(gū jī)锢籍(gù jí)谷芨(gǔ jī)蛊疾(gǔ jí)鼓楫(gǔ jí)故技(gù jì)孤技(gū jì)谷积(gǔ jī)固疾(gù jí)固济(gù jì)谷籍(gǔ jí)故迹(gù jì)故记(gù jì)锢疾(gù jí)
※ 词语「痼疾」的拼音读音、痼疾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痼疾[ gù jí ]
⒈ 积久难以治愈的病。
例平原王李被痼疾。——《后汉书·安帝纪》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清·方苞《狱中杂记》
英chronic disease; ailment disease; ailment illness;
引证解释
⒈ 积久难治的病。
引《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是时醴泉出於京师,郡国饮醴泉者,痼疾皆愈,独眇蹇者不瘥。”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抱痼疾而言精 和 鹊 之技,屡奔北而称究 孙 吴 之算,人不信者,以无效也。”
《明史·高巍传》:“母 萧氏 有痼疾, 巍 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
巴金 《春》十八:“她好像是染了痼疾的病人,病一时好一时坏。”
⒉ 指患痼疾的人。
引《南齐书·武帝纪》:“八月乙卯,詔‘ 吴兴、义兴 水潦,被水之乡,赐痼疾篤癃口二斛’。”
⒊ 比喻长期养成不易改变的癖好。
引《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高宗 幸 嵩山 ……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佳否?’ 游巖 曰:‘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宋 刘克庄 《鹧鸪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词:“前度看花白髮郎,平生痼疾是清狂。”
金 元好问 《寄杜莘老》诗之三:“緑囊自是君家物,医得烟霞痼疾无?”
清 唐甄 《潜书·格定》:“求胜求名,士之痼疾也。”
⒋ 比喻长期存在难以解脱的疾苦或弊病。
引吴晗 《救灾必须停战》:“只有在人民自己的政府成立后,才会替人民解倒悬、苏痼疾。”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十章:“大多数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热衷于研究个人的心理状态,企图从心理状态方面对社会生活做主观的任意解释,所有这些都是为粉饰资本主义日益混乱的秩序,为医治资本主义的不可解救的痼疾提供药方。”
国语辞典
痼疾[ gù jí ]
⒈ 久治不愈的疾病。也作「固疾」、「锢疾」。
引《抱朴子·内篇·微旨》:「抱痼疾而言精和鹊之技,屡奔北而称究孙吴之等。人不信者,以无效也。」
英语chronic disease
德语unheilbarer, chronischer ( hartnäckiger ) Krankheit (S, Med)
法语maladie incurable
更多词语拼音
- yān xiá gù jí烟霞痼疾
- pǐ gù癖痼
- gù zhài痼瘵
- jí gù疾痼
- gù jí痼疾
- zhì gù滞痼
- fèi gù废痼
- zhèng gù症痼
- qǐ gù起痼
- mián gù绵痼
- gēn gù根痼
- shēn gù深痼
- gù méi痼没
- gù pǐ痼癖
- yān xiá gù烟霞痼
- shěn gù沈痼
- chén gù沉痼
- sù gù宿痼
- gù xí痼习
- bì gù痹痼
- jí hào疾耗
- mào jí冒疾
- chóu jí雠疾
- jí mǎ疾马
- jiǎ jí瘕疾
- yú jí舆疾
- chéng jī zhī jí程姬之疾
- jí xué疾学
-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jí qū疾驱
- jí yán jù sè疾言遽色
- rǎn jí染疾
- dù xián jí néng妒贤疾能
- jí lí疾棃
- lí jí离疾
- huò jí惑疾
- xié jí邪疾
- róng jí戎疾
- jí bìng疾病
- mò jí末疾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