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
使节 (使節)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ǐ jié,该词语属于名词,分字 [使,节]。
![使节](/d/file/p3/eaa7c3b74cc108e2d9394c0717b4153f.jpeg)
读音shǐ jié
怎么读
注音ㄕˇ ㄐ一ㄝˊ
使节(读音shǐ jié)的近同音词有 世界(shì jiè)时节(shí jié)师姐(shī jiě)视界(shì jiè)市街(shì jiē)失节(shī jié)誓戒(shì jiè)释结(shì jié)事节(shì jié)释解(shì jiě)饰节(shì jié)士节(shì jié)势藉(shì jiè)石芥(shí jiè)时劫(shí jié)饰洁(shì jié)十诫(shí jiè)食结(shí jié)石蜐(shí jié)时杰(shí jié)石劫(shí jié)拾芥(shí jiè)石碣(shí jié)失解(shī jiě)诗杰(shī jié)识解(shí jiě)示戒(shì jiè)诗碣(shī jié)诗界(shī jiè)尸解(shī jiě)诗节(shī jié)使介(shǐ jiè)
※ 词语「使节」的拼音读音、使节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使节[ shǐ jié ]
⒈ 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
例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
英minister; diplomatic envoy;
⒉ 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英tall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
引《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郑玄 注:“使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
宋 徐铉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诗:“我持使节经 韶石,君作閒游过 武夷。”
⒉ 使者。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
引《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乃令官奴入宫,作皇帝璽,丞相、御史、大将军、军吏、中二千石、都官令、丞印,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 汉 使节法冠,欲如 伍被 计。”
唐 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川 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宋 王安石 《张工部庙》诗:“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诗:“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⒊ 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国语辞典
使节[ shǐ jié ]
⒈ 古时称使臣所持的符节信物。见《周礼·地官·掌节》汉·郑玄·注。
⒉ 使者,常驻他国的外交官员,或派往国外办理事务的代表。
引唐·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非关使节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例如:「外交使节」。
更多词语拼音
- shén chāi guǐ shǐ神差鬼使
- wài shǐ外使
- zuǒ shǐ佐使
- zhì shǐ制使
- cháng shǐ长使
- jī zhǒu zhī shǐ箕帚之使
- shǐ yòng jià zhí使用价值
- shǐ rén使人
- shǐ yòng使用
- wáng shǐ王使
- cè shǐ策使
- zhào shǐ诏使
- jiù shǐ就使
- yóu yì shǐ游弈使
- shǐ yòng miàn jī使用面积
- shǐ hè使鹤
- jiāo shǐ郊使
- cháo jí shǐ朝集使
- xuān shǐ宣使
- shǐ yì使译
- lì jié励节
- xuě jié雪节
- jié rán节然
- bái shāng sù jié白商素节
- gǔ jié古节
- dà jié大节
- yuè jié月节
- liàng jié亮节
- shèng dàn jié圣诞节
- zhòng míng jié重明节
- jié xíng节行
- máo jié旄节
- bì jié避节
- jié bā节疤
- ruì jié瑞节
- àn jié案节
- hóng chá huā jié红茶花节
- jiè jié戒节
- jiē zi节子
- bēi gōng qū jié卑躬屈节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