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
楷书 (楷書)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kǎi shū,该词语属于名词,分字 [楷,书]。
※ 词语「楷书」的拼音读音、楷书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楷书[ kǎi shū ]
⒈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
英regular script;
引证解释
⒈ 汉 字书体之一种。又称正书、真书、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成。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 东汉,通行至今。 唐 以前,楷书亦兼指八分书与隶书。
引《法书要录》卷七引 唐 张怀瓘 《书断·八分》:“﹝八分﹞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素屏有楷书,墨色如新乾。”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虞伯生草诏》:“﹝ 虞伯生 ﹞两目由是丧明,不復能楷书。”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楷书,皆知其义为楷法。”
⒉ 指楷书吏。
引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録净而已。”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唐 秘书省吏凡六十七人,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
国语辞典
楷书[ kǎi shū ]
⒈ 一种汉字书体。初指笔画平直,端正工整的字体,唐宋以后专指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正体书法。与隶书的主要区别为省略尾部的挑笔。约起源于后汉,至魏完备成体,通行至今。
⒉ 以楷隶誊抄文字的官吏。起自晋代。
引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录净而已。」
更多词语拼音
- yíng tóu kǎi shū蝇头楷书
- gōng kǎi恭楷
- kǎi zé楷则
- zhēn kǎi真楷
- jiē mù楷木
- xíng kǎi行楷
- kǎi zhuàn楷篆
- kǎi shì楷式
- kǎi zhèng楷正
- yī dài kǎi mó一代楷模
- kǎi shì楷栻
- zhāng kǎi章楷
- yíng tóu kǎi蝇头楷
- jīng kǎi精楷
- qiáng kǎi强楷
- kǎi shū lì楷书吏
- xì kǎi细楷
- miào kǎi妙楷
- zhèng kǎi正楷
- liǎng kǎi两楷
- shū jiàn书剑
- piāo líng shū jiàn飘零书剑
- dān shū bái mǎ丹书白马
- shū shè书社
- shū xiāng shì jiā书香世家
- shū tián书田
- lì shū历书
- shū dāi zǐ书呆子
- zhì yuàn shū志愿书
- shū yún书筠
- dīng fēng wén shū钉封文书
- tuán shū团书
- yīng tiān shū yuàn应天书院
- láng shū琅书
- què shū雀书
- niú fù shū牛腹书
- xiān shū仙书
- yù shū玉书
- yíng shū楹书
- zhī shū tōng lǐ知书通礼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