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死贪生


畏死贪生

拼音wèi sǐ tān shēng

解释畏:害怕。害怕死亡,贪恋生存。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吐衷》:“古人然诺处,重丘山,我怎肯畏死贪生不向前。”

暂未找到成语畏死贪生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畏死贪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怕死贪生 《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贪生畏死 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朴阳病,侥幸得逾于须臾。”
愍不畏死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蝼蚁贪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六回:“万望大圣慈悲,可怜蝼蚁贪生之意,饶了我命,愿送你师父过山。”
贪生怕死 东汉 班固《汉书 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日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贪生害义
贪生恶死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贪生舍义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4回:“临难苟免,贪生舍义,在国为乱臣,即在家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