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弱扶危


济弱扶危

拼音jì ruò fú wēi

解释济:救助;弱:弱小。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如此富贵之时,又昔修桥砌路,济弱扶危。”

暂未找到成语济弱扶危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济弱扶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济弱扶倾 明 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
扶倾济弱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济弱锄强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定倾扶危 汉·恒宽《盐铁论·备胡》:“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使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
扶危定乱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扶危定乱。”
扶危持倾 晋·陈寿《三国志·许靖传》:“今日足下扶危持倾,为国柱石。”
扶危济急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扶危定倾 《周书·李基传》:“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扶危救困 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扶危持颠 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