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其乐


不改其乐

拼音bù gǎi qí lè

解释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不改其乐的典故

东晋的戴逵从小聪慧过人,对绘画和雕塑很有造诣。

有一次,会稽灵宝寺请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围观者都称妙,可戴逵左看右看,总是不满意。怕别人不好意思提意见,戴逵就躲到屏风之后,听取参观者的评论、意见,然后進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三年后才完成。由于戴逵在佛像中溶入了中国人的形像,晋朝的佛像艺术自此别开生面。

戴逵淡泊名利,一生隐居不愿出来为官,而他哥哥则想着建立领兵拒敌的功业。太傅谢安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俩人的志向和事业为什么相差那么远呢?”他哥哥说:“因为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而家弟也改变不了他的乐趣。”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改其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其乐融融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其乐不穷 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
自得其乐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风雨不改 《诗经 郑风 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怙恶不改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岂得怙恶不改,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
累教不改
屡教不改 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面不改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面不改色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