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身自修


束身自修

拼音shù shēn zì xiū

解释谓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出处《后汉书·卓茂传》:“[光武帝]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暂未找到成语束身自修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束身自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束身自好 《后汉书·卓茂传》:“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束身自重
束身自爱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
束身受命
束身修行 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往者群气争夺,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束身就缚 《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止谤莫如自修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反身自问 清·戴名世《程孝子传》:“呜呼!人孰不有母,读孝子之事,反身自问,竟何如哉!”
洁身自好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洁身自爱 《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