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成语词典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故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拼音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

解释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诗经 大雅 荡》:“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暂未找到成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有初鲜终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时有终始
有始有终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委靡不振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萎靡不振 宋 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何所不有 宋·周密《齐东野语·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檄,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未可以见闻所未及,遂以为诞也。”
事不有余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娘儿俩先哭了个事不有余,大家劝住,他便忙着到祠堂行礼。”
无奇不有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上海地方,无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新闻还多着呢。”
生而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