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成语词典不喑不聋,不成姑公不喑不聋,不成姑公的故事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拼音bù yīn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解释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出处《释名·释首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暂未找到成语不喑不聋,不成姑公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喑不聋,不成姑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24卷:“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玉不琢,不成器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哑不聋 《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不成器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不成一事
不成方圆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成三瓦 《史记·龟策列传》:“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