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


死而后已

拼音sǐ ér hòu yǐ

解释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暂未找到成语死而后已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死而后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毙而后已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死而后止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天二子之良,将勒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
置之死地而后已 《上饶集中营·集中营生活散记》:“天哪!人快要死了,还时时提防他会开小差,难道真要‘置之死地而后已’吗?”
瞠乎后已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经天纬地,专门名家,更瞠乎后已。”
死而不僵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死而不朽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
死而死矣
死而复生 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