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雨打


风吹雨打

拼音fēng chuī yǔ dǎ

解释指遭受风雨的袭击。比喻遭受挫折、磨难或遇到考验。

出处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风吹雨打的典故

杜甫在长安过了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潼关失守,四十五岁的杜甫去投奔肃宗皇帝,半路被抓,半年后逃出,在彭原郡见到肃宗,被封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三年后,关中大饥荒,杜甫的孩子被饿死了好几个,生活难以维持,只好弃官逃难到成都,在朋友帮助下盖起了草屋,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

有一次,杜甫在江边散步,忽然闻到阵阵馨香,原来是江边的楸树零零星星已经开花了。杜甫叹道:“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不久朋友死了,蜀中战乱不止,杜甫又开始了四处漂流的生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风吹雨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风吹雨打 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雨打风吹 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风吹日晒 梁斌《红旗谱》二十七:“你风吹日晒地辛苦一年,连个痛快年也过不上。”
风吹草动 《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风吹云散 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风吹马耳 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风吹浪打 清 洪昇《长生殿 埋玉》:“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
顺风吹火 汉 焦赣《易林 井之临》:“顺风吹火,幸附骥尾,易为功力,因权受福。”
引风吹火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