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ǎishū

楷书


拼音kǎi shū
注音ㄎㄞˇ ㄕㄨ

繁体楷書
词性名词

楷书

词语解释

楷书[ kǎi shū ]

⒈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

regular script;

引证解释

⒈  汉 字书体之一种。又称正书、真书、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成。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 东汉,通行至今。 唐 以前,楷书亦兼指八分书与隶书。

《法书要录》卷七引 唐 张怀瓘 《书断·八分》:“﹝八分﹞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素屏有楷书,墨色如新乾。”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虞伯生草诏》:“﹝ 虞伯生 ﹞两目由是丧明,不復能楷书。”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楷书,皆知其义为楷法。”

⒉  指楷书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録净而已。”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唐 秘书省吏凡六十七人,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

国语辞典

楷书[ kǎi shū ]

⒈  一种汉字书体。初指笔画平直,端正工整的字体,唐宋以后专指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正体书法。与隶书的主要区别为省略尾部的挑笔。约起源于后汉,至魏完备成体,通行至今。

⒉  以楷隶誊抄文字的官吏。起自晋代。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录净而已。」

分字解释


造句

  • 请填妥下列表格并以正楷书写。
  • 顾名思义,楷书的特点及其规律,从平面字体方的变化。
  • 楷书是中国书法艺术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明星和绚丽的奇葩。
  • 书体涉及了隶术、楷书、行书、草书、大字和小字等内容。
  • 有识之士呼吁应重视传统字体,尤其楷书书法及雕版印刷字体。
  • 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 这一部分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了楷书中钩的表现形态、意义和作用。
  • 当运行一方面充分利用连接两招可以看作是楷书的快写形式之间的线。
  • 隶书上承篆书遗脉,下开楷书之源,更能体现中国书法的变形与夸张。
  • 隋代历史虽短,但具有自己独特的书法面貌,它主要以楷书碑志体现。
  • 楷书,其笔画肃静严厉不断沿用至今,被视为规范字体而为世人所喜欢。
  • 台北故宫珍藏乾隆瓶是用蓝色珐琅彩署双圈四字楷书款,其样式与本拍品的雍正款相同。
  • 行书是一种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没有楷书那么整齐,也没有草书那么难以辨认。
  • 底露白胎,底施白釉,圈足圆润,胎骨坚致细白,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 “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极富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 在他的书法特色上,分别就他的楷书和行草书进行分类,并且对其代表作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以及特点进行分析。
  •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人们把这种字体称为“楷书”,表明它是可以被当作楷模学习、运用的书体。
  • 我有时候用楷书把本身最喜欢作家的书抄上8到10页……这能帮忙我起头步入撰著状况,并用我想要的气焰气魄撰著。
※ "楷书"的意思解释、楷书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