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资料 > 许衡简介 > 许衡义不摘梨

许衡义不摘梨


在元朝时,有一个叫许衡的人,盛夏行路时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去摘梨吃,惟独许衡静坐树下不动。有人不解地问:“何不摘梨解渴?”许衡答曰:“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

这个故事并非杜撰的,《元史》有载,许衡号鲁斋,生于金末元初的乱世,他的祖籍在怀州河内李封村(今属焦作市中站区)。公元1208年,许衡的父母为避战乱,迁居新郑城西阳缓里(今辛店镇许岗村),次年9月29日,许衡降生于此。公元1232年,蒙古兵的铁蹄踏进新郑,24岁的许衡跟随众人逃难,途中便发生了这个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为许衡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了:许衡的做法迂腐吗?非也!有道是“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身为难民,许衡仍然能够做到“义不摘梨”,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这种境界,绝非常人所能为。

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许衡还有让我惊叹的事。原新郑市党史办公室主任郑中智介绍说,《元史》记载许衡“幼有异质”,天资聪明,年少时就有过人之处。7岁时,许衡入学读书,他白天攻读,夜里思考,有时候所提的问题让老师也感到惊奇,甚至不能回答。对于知晓的道理,许衡则严格地身体力行,深受人们敬重。


许衡简介

元代·许衡的简介

许衡 许衡,字仲平﹐学者称鲁斋先生﹐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生于金朝﹐幼受章句之学。蒙古灭金后﹐应试中选﹐占籍为儒。许衡34岁时﹐始得程颐的《伊川易传》﹑朱熹的《四书集注》﹐倾心研读﹐视为“...〔► 许衡的诗(1篇) ► 许衡的名句(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