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成语(106个)
系统共收录出自管子的成语106个:
本页收录的出自管子的成语根据热度排序,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出自管子的成语及释义、出处管子的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如果您也有出自管子的成语但未被系统收录,欢迎补充!
成语 | 出处 | 解释 |
---|---|---|
乌合之众 |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 详情> |
百战百胜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 详情> |
左书右息 | 《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不能书也。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 | 详情> |
坐以待毙 | 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 详情> |
追亡逐遁 | 《管子·兵法》:“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飘风,击刺若雷电。” | 详情> |
庄庄其士 | 春秋·齐·管仲《管子·小问》:“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 | 详情> |
钟鼓之色 | 《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 | 详情> |
中正无私 |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 详情> |
至当不易 | 明·李贽《焚书·读史·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故汲长孺谓其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而论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谓至当不易之定论。” | 详情> |
知子莫若父 | 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详情> |
正法直度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 | 详情> |
原本穷末 | 春秋·齐·管仲《管子·小匡》:“式美以相应,以缀以书,原本穷末。” | 详情> |
舆死扶伤 | 《管子·轻重甲》:“若此,则士争前战为颜,行不偷而为用,舆死扶伤,死者过半,此何故也?士非好战而轻死,轻重之分使然也。” | 详情> |
羽毛丰满 | 先秦 管仲《管子 水池》:“形体肥大,羽毛丰茂。” | 详情> |
移国动众 | 《管子 五辅》:“若民有淫行邪性,树为淫辞,作为淫巧,以上谄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国动众,以害民务者,其刑死流。” | 详情> |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 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 详情> |
以誉为赏 |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 详情> |
以毁为罚 |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 详情> |
以半击倍 | 《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击倍。”尹知章注:“敌国器备,不可施行;故此虽半,可以击彼之倍。” | 详情> |
一龙一蛇 |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详情> |
一谷不登 | 《管子·揆度》:“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法什倍。” | 详情> |
一树百获 |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 详情> |
虚心平意 | 春秋·齐·管仲《管子·九守》:“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 | 详情> |
薪烬火传 | 梁启超《管子传·自序》:“虽不能至,而或具体而微焉,或有其一体焉,则薪烬火传,犹旦莫也,国于是乎有与立。” | 详情> |
相切相磋 | 春秋·齐·管仲《管子·弟子职》:“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 | 详情> |
贤身贵体 | 《管子 立政》:“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有敢用其财。” | 详情> |
下情上达 | 语出《管子 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 详情> |
无根而固 | 《管子·戒》:“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 详情> |
乌集之交 |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澔。” | 详情> |
稳操胜算 |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 | 详情> |
私智小慧 | 春秋·齐·管仲《管子·禁藏》:“故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其法乱。”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好行小慧,难矣哉!” | 详情> |
四面受敌 |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 详情> |
丝竹之音 | 春秋·齐·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材女乐三千人,钟石丝竹之音不绝。” | 详情> |
束马悬车 | 先秦 管仲《管子 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 详情> |
市井之臣 | 《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 详情> |
十战十胜 | 《管子·七法》:“以能击不能,以教卒、教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 详情> |
上情下达 | 《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 详情> |
善气迎人 | 《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详情> |
如影随形 | 先秦 管仲《管子 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 详情> |
柔风甘雨 | 春秋·齐·管仲《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百寿,百虫乃蕃。” | 详情> |
融为一体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 详情> |
轻重缓急 |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 详情> |
飘风暴雨 | 管仲《管子 小匡》:“时雨甘露不将,飘风暴雨数臻。” | 详情> |
内忧外患 | 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 详情> |
名满天下 |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 详情> |
慢易生忧 | 《管子·内业》:“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 详情> |
立少观多 | 春秋·齐·管仲《管子·七法》:“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 | 详情> |
利出一孔 | 《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 详情> |
劳而无功 |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详情> |
举措不当 | 《管子 禁藏》:“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 详情> |
举措失当 | 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 详情> |
举国上下 |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 详情> |
尽智竭力 |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群臣尽智竭力以没其上。” | 详情> |
尽节死敌 |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入则务本疾作,以实仓廪;出则尽节死敌,以安社稷。” | 详情> |
蛟龙得水 | 管仲《管子 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详情> |
交能易作 | 春秋·齐·管仲《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土、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 详情> |
江汉之珠 | 春秋·齐·管仲《管子·揆度》:“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用江汉之珠。” | 详情> |
见异思迁 | 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 详情> |
毁誉参半 | 梁启超《管子传·自序》:“管子亦毁誉参半。” | 详情> |
寒耕暑耘 | 《管子·乘马数》:“使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女勤于纤微,而织归于府。” | 详情> |
国之四维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牧民》:“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 详情> |
规矩绳墨 | 《管子 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 | 详情> |
规矩钩绳 | 《管子 形势》:“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 | 详情> |
骨肉相亲 | 春秋·齐·管仲《管子·轻重》:“兄弟相戚,骨肉相亲。” | 详情> |
隔墙有耳 | 管仲《管子 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 详情> |
各有所长 | 《管子 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 | 详情> |
高山仰之 | 《管子 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鬼谷子 符言》:“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 详情> |
蜚蓬之问 |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蜚蓬之问,明主不听也。无度之言,明主不许也。” | 详情> |
吠影吠声 | 清 梁启超《管子传》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 | 详情> |
多贱寡贵 |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夫物多则贱,寡则贵,贵则散,轻则聚。” | 详情> |
咄嗟之间 |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夫以区区五千万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间,可以出能战之兵数十万。” | 详情> |
断事以理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陈义设法,断事以理。” | 详情> |
吊誉沽名 | 《管子 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 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 详情> |
除害兴利 | 《管子 治国》:“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 | 详情> |
持禄养交 | 管仲《管子 明法》:“大臣务相贵而不任国,小臣持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故官失其能。” | 详情> |
称德度功 | 《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 详情> |
长目飞耳 | 管仲《管子 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 | 详情> |
操奇计赢 | 清 章炳麟《读<管子>书后》:“虽闭关绝市,裹商人之足焉可也,又安得夫操奇计嬴,以成轻重之势者哉!” | 详情> |
不翼而飞 |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 详情> |
不私其利 |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 详情> |
不竭之府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牧民》:“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 详情> |
不知所错 | 《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列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 | 详情> |
变躬迁席 | 《管子 霸形》:“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曰:‘敢问何谓其体?’” | 详情> |
变俗易教 | 《管子七法》:“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 详情> |
褒善贬恶 |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 详情> |
百年树人 |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详情> |
按强助弱 | 春秋 齐 管仲《管子 霸言》:“按强助弱,圉暴止贪,存亡定危。” | 详情> |
富商蓄贾 | 《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余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 详情> |
令不虚行 | 《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 | 详情> |
礼义廉耻 | 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 详情> |
生栋覆屋 | 《管子·形势》:“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 | 详情> |
使臂使指 | 《管子·轻重乙》:“若此,则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详情> |
操必胜之券 | 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解》:“故明主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 | 详情> |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春秋·齐·管仲《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详情>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详情>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详情> |
墙有耳 | 语出《诗 小雅 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管子 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 详情> |
钓名沽誉 |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 详情> |
慎小事微 |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 详情> |
士农工商 | 《管子 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 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 详情> |
兴利除害 | 《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 详情> |
远不间亲 | 《管子 五辅》:“夫然,则不下倍(背叛)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 详情> |
蔽美扬恶 | 春秋·齐·管仲《管子·立政九败解》:“人君唯贯,听群徒比周,则群臣朋党,蔽美扬恶,然则国之情伪,不见于上。” | 详情> |
斧钺之人 | 春秋·齐·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说,于是斋戒五日,将相管仲。管仲曰:‘斧钺之人也,幸以获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 | 详情> |
虚气平心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虚气平心,乃至怒喜。” | 详情> |
愚戆窳惰 | 春秋·齐·管仲《管子·水地》:“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 | 详情> |
出自管子的成语(共106个)、出处为管子的成语大全,由诗词六六成语词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