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赏析 >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赏析(二)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赏析(二)


元好问的诗,以汴京陷落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大抵前一时期多慷慨激昂,而后一时期,国家大势已去,自己也被蒙古军队拘管,则多幽怨低回、悲伤凄凉之意。

这首《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作于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四月。此时,金国都城汴京经过蒙古军两个年头的围攻,已经力不能支,金哀宗出逃后,汴京守将西面元帅崔立,即以城降于蒙古。四月二十日,聚皇族男女五百余人送往蒙古军中,再押解至离汴京五里的小城

——青城。四月二十九日,复以金国旧官员拘管山东聊城。这一天,元好问与被俘其他官员一起离开汴京,向聊城东去。在离开汴京的时刻,回顾了金朝衰亡的全过程,写诗抒发哀怨,寄托了悼念亡国的沉哀深痛。

诗的前四句,作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总结了金朝败亡的教训。“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qīn)骎。”“捐”,拿出财物。“宴赐”,金国为了在边境加强守备,自海陵王正隆年间(1156—1161),即向北方边境各部赐给宴会用的金钱;从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起,又规定每五年宴赐一次,派遣官吏前往主持其事。“南牧”,语出贾谊《过秦论》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北方游牧民族向南扩展势力,故“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这两句指出朝廷在最初付给边境各部的赐宴金时,蒙古就已经南下牧马,迅速发展其势力,向南方侵略了。“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灞上”即霸上,在长安东郊。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视察驻军营地,直驰而入,将军以下的将官都出来迎送。接着来到周亚夫的营地,不得入,军士皆全副武装,做好战斗准备。文帝曰:“嗟夫,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陆沉”,比喻国土因丧乱而沉沦。这两句是说,我只知道金国的军队像汉朝的霸上军那样如同儿戏,不堪一击,哪里会料到大好神州居然就这样沦亡了呢!

这两联,采用了对比手法。首联起句从金朝当初的守备写入,而重点却是在后一句,说明蒙古南下侵略之意由来已久。“骎骎”二字,用比喻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蒙古南下之快而猛,其势咄咄逼人,如闻马蹄疾驰之声。颔联从金国方面着笔,写出金国的军队缺乏训练,没有警惕,武备松弛。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方面虎视眈眈,锐不可当,另一方面却麻痹大意,军无斗志,它的必然结果,就只能是金国的节节败退,以致中原沦陷,祖国陆沉,自己也不得不“出京”了。这里面,充满着作者对金朝当权误国者的强烈愤慨,满怀着对国家沦亡的痛惜。在这两联中,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几个虚字、虚词,如“初”“已”“只知”“谁谓”,在语气上起了承接、转折的作用,使得诗句读来自然流畅,一气直下,有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

诗的后四句,具体描写了“出京”的情景,对天下大势的剧变和国家的兴亡,表示了更为深沉的叹惋。颈联“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借用两个典故,来描写自己“出京”时的凄苦心情。“华表鹤来”,用《搜神后记》中故事: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回到故乡,停在城东门的华表上,作歌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非昔,何不学仙冢累累!”“铜盘人去”,用《汉晋春秋》故事:汉武帝在京城长安造金铜仙人,上有承露盘。魏明帝景初元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这两个典故与当时的情形十分贴切。诗人想到,如今京城沦陷,我又北去,将来再回来时,一定会像丁令威那样发出“城郭如故人非昔”的慨叹了。再看到蒙古军在汴京大肆掳掠(作者五月三日有《北渡》三首,从“掳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的诗句中,可见蒙古军劫掠之凶残),即使是没有知觉的铜人也该落泪,何况我这个多情的人,该是什么心情呢?两句婉转曲折,而又一往情深,把对故都的思念,表现得十分深切。

最后,作者茫然地望着天空,发出了更加凄凉的感叹:“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作者在诗下自注道:“国初取宋,于青城受降。”据《宋史·钦宗本纪》载:“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辛酉,帝令孙觐撰降表如青城。”又《金史·哀宗本纪》:“天兴二年(1233)四月癸巳,崔立以梁王从恪,荆王守纯,及诸宗室男女五百余人至青城,皆及于难。”原来,历史竟有这样惊人的相似之处,一百年前,就在汴京城外的青城,金国接受宋钦宗的投降,灭掉了北宋;而一百年之后,金国却又在这里向蒙古军投降,这难道是天公有意安排的吗?“谁识天公意”,是说对天公的意志捉摸不定。表面看来,作者似乎把兴亡归之于天,其实,这里面大有深意。联系前四句中对历史教训的总结,这里的潜台词分明是:无论北宋也罢,还是金国也罢,任何朝代和国家,如不加强军备,都只能落得如此败亡的下场。因此,最后点出“留着青城阅古今”,是说自己已经身为俘虏,无能为力了,还是让青城去作为古今的见证人,对是非得失作出公正的裁决吧!在悲凉凄苦的情调中,作者冷静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把本诗的思想意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明了作者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元好问简介

金朝·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 元好问的诗(466篇) ► 元好问的名句(1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