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赏析 > 《迎燕》阅读及答案

《迎燕》阅读及答案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①咫尺:此处喻春天的短暂。

喜迁莺·燕归来

(宋)仇远

三叠曲,四愁诗,心事少人知。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干泥。

流红句,回文字,除燕知,谁能记。一声却到画楼西,云压小鸿低。

19.《迎燕》与《喜迁莺·燕归来》两首作品中,燕与人的关系分别是_____和_______。

20.简析两首作品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及解析:

19.(1).相伴   (2).相知   

20.《迎燕》:(1)寻常百姓,非仕宦人家。(2)有情有义:燕子不嫌贫爱富,飞入寻常百姓家,主人公也“不下旧帘遮”,热情欢迎。(3)闲适幸福:与燕相伴,度过年华。

《喜迁莺·燕归来》:(1)无人相知:心事少人知;只有燕子是自己的知音。(2)与人离别的忧愁:“三叠曲”(用典),“四愁诗”。(3)孤独寂寞:燕迟归,“巢冷半干泥”既写实,又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孤苦。(4)感慨时光流逝,内心失落寡欢:“流红句”慨叹美好光阴易逝;燕归来却在画楼西委婉道出内心的失落之意。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根据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本题题目是“《迎燕》与《喜迁莺•燕归来》两首作品中,燕与人的关系分别是_____和_______”,通读这两首诗,根据《迎燕》中“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和《喜迁莺•燕归来》中的“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干泥”“流红句,回文字,除燕知,谁能记”可知人与燕的关系是相伴相知。

【20题详解】

题干是“简析两首作品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形象能力。本题是赏析抒情主人公形象,答题时先点出特点,然后结合全诗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赏析时抓住诗词中意象和所写之细节来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特征。本题,《迎燕》,根据诗中“寻常百姓家”可知抒情主人公是寻常百姓。诗中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主人呢,也不“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可看出抒情主人公的有情有义,热情欢迎新燕归来。诗中“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是写抒情主人公与燕相伴,度过年华,表现其生活的闲适幸福。《喜迁莺•燕归来》中根据句子“心事少人知”“除燕知”,可知抒情主人公无人相知,只有燕子是他的知音。“三叠曲,四愁诗”可看出其与人离别,忧愁满怀。“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干泥”是写燕子还没有归来,就没有人诉说心事,说明其孤独寂寞。“流红句,回文字,除燕知”是在慨叹美好光阴易逝,自己却没有知音,只有燕子了解自己心事,“一声却到画楼西”写燕归来却在画楼西委婉道出内心的失落之意,这些都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失落寡欢。

【点睛】解答“赏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题,实质上是对诗歌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味问题。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全诗的意象有哪些;第二,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有何特点;第三,为什么创设这样的意境,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高考命题在考查诗歌形象上,也主要考查两点,第一,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第二,对诗歌意象的体味,包括诗歌的色彩、构成、情味等。在诗歌鉴赏中,对于句子的理解或句子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往往要说出几层意思,通常是表层义,语境义和情感义等这几个方面。具体需根据诗所表现的情感作具体分析。

葛天民简介

宋代·葛天民的简介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有《无怀小集》。事见《癸辛杂识》别集卷上...〔► 葛天民的诗(95篇) ► 葛天民的名句(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