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赏析 > 《题江湖伟观》阅读及答案

《题江湖伟观》阅读及答案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2)赏析第三联的艺术手法。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残柳、老荷。

(2)第三联:动静结合。上句选取了西湖、古塔、寒屿等意象描绘了一派静谧的阔大之景,下句借远江、归舟、夕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动态秋江图。动静结合,画面开阔辽远。

(3)①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凄凉之情;②诗人北望中原,收复无望的哀痛之情;③诗人屡遭贬斥,半生潦倒,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

【详解】(1)该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赏析意象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首联“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能表现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是残柳、老荷,还有西风。注意,意象是名词,不能答柳残,荷老。

(2)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该题要求赏析第三联的艺术手法。“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前一句是静景,后一句是动景。动静相结合。这一联中,上句选取了能表现静谧的阔大之景的意象,西湖、古塔、寒屿等;下句描绘的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动态秋江图,是通过远江、归舟、夕阳等意象表现出来的。

(3)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客凄凉”,直接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凄凉之情。“北望中原在何所”,表达了诗人北望中原,深感收复无望的哀伤和痛苦。“半生赢得鬓毛霜”,结合诗下注解写作背景,可理解出,诗人因屡遭贬斥,半生潦倒,报国无门而沉闷哀伤。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刘黻简介

宋代·刘黻的简介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 刘黻的诗(311篇) ► 刘黻的名句(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