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逸老致虚庵》阅读及答案
题胡逸老致虚庵①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遣金满籯②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③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①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为其书房。②籯: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③明月:此指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两句对比,写诗书传家能使后代成才,而遗金满篓往往给子孙招来祸害,赞美胡逸老以诗礼传家的品质,显示其品格清高。
B.三四两句写胡逸老在灾年能拿出粮食与贫人共享,和气必能生财,胡家必会如同蚌胎生珠一样金玉满堂财源广进。
C.李商隐在《锦瑟》中曾用“鲛人泣泪”这一传说中的海上异景表达了复杂难言的怅惘情绪,而本诗“蚌胎”生珠的情境则明显不同。
D.尾联总收全诗,“灵台”意谓“心”,闲逸之中观山观水,山水的清淑之气必能涤荡心灵,使人灵魂澄清无滓,一尘不染。
E.整首诗直接描写胡逸老为人不慕荣利、颇有仁爱之心、雅有山水之趣的特点。黄庭坚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
15.本诗颈联脍炙人口,被前人评述为“奇语”,你认为“奇”在哪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及解析:
14.BE
15.①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了。
②化实为虚。把山比作画图,尽可让读者想象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图”,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其事。
③情景交融(或视听结合)。前句写视觉,后句写听觉,都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宴坐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④以物衬人(衬托),前两联是直叙其人,此联是写庵,通过庵的环境间接表现人物的人格、胸襟
【解析】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各赏析诗句的题目,注意从艺术手法,遣词造句,意境的创设,情感的表达等角度分析,此题注意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出”“来”二字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化静为动;把山比作画图,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虚写其事,化实为虚;前句写视觉,后句写听觉,视听结合;通过庵的环境间接表现人物的人格、胸襟,是反衬的手法。
点睛:此题综合考核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上一首: 《题胡逸老致虚庵》赏析
下一首: 《晓梦》赏析
黄庭坚简介
宋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 黄庭坚的诗(3542篇) ► 黄庭坚的名句(11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