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赏析 >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阅读及答案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阅读及答案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①

(宋)苏轼

蚕欲老,麦半黄。

山前山后水浪浪②!

农夫辍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③在高堂!

【注】①灵感观音院:在杭州上天竺,五代钱俶所建,宋仁宗时,因祷雨有应,赐名“灵感观音院”,祀观音菩萨。②浪浪:形容雨声之响。③白衣仙人:指观音菩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从蚕和麦这两种农村典型的意象入手,简单的六个字勾勒出蚕快要吐丝了,需要勤饲桑叶;麦子也快要成熟了,需要及时地锄土的景象。

B.第二句却笔锋一转写到了山前山后都被雨水笼盖着,也巧妙地扣住了题目。

C.第三句紧承上句,因为雨水所以农夫和妇女都“辍耒”“废筐”,同时分别照应了“蚕欲老,麦欲黄”。

D.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音调和谐有韵律,情感直接明白,很有民歌的风味。

15.诗的最后一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D   

15.①在雨水严重妨碍农事的时刻,观音菩萨应该是要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可他却高高在上,漠不关心。②作者表面上是责备神像的无知,实际上是指“身为父母”的地方官的不负责任。③讽刺手法的运用,使得言外有意,含而不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余地。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情感直接明白”错,采用了讽刺手法,表达含蓄,言而不尽。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诗歌的最后一句的含义,实际是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白衣仙”指观音菩萨,“在高堂”指“高高在上,漠不关心”,再结合前面的“山前山后水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分析作者表面上是责备神像的无知,实际上是指“身为父母”的地方官的不负责任。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 苏轼的诗(4428篇) ► 苏轼的名句(23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