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赏析 > 《三五七言》阅读及答案

《三五七言》阅读及答案


三五七言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若。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前四句可以看出,这一首诗应该写于深秋季节里落叶纷飞、明月高悬的夜晚。

B.这是一首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意象烘托出悲凉的环境氛围。

C.从诗歌相关的词句看,本诗还应是一首思旧诗,也许是思念恋人,也许是思念故友。

D.全诗诗句长短不一,但语言豪放洒脱,想象奇特瑰丽,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诗风。

15.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D   

15.①借景抒情。诗歌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凄婉动人的秋月明月图,借秋、月等意象,表达对友人(或恋人)的思念之情;②直抒胸臆。诗歌以“相思”,直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苦;③反复、夸张等手法的运用。接连用五个“相思”,一个“无穷极”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语言豪放洒脱”错误,从诗中来看,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得凄婉动人,选项对语言的分析完全错误。故选D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是针对抒情的方式设题。从诗中来看,“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栖复惊”,前四句写到秋风、秋月、落叶、寒鸦,这就烘托出悲凉的氛围,这是借景抒情,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存留于心底的不可割舍的恋情和思念,反而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表达对友人或恋人的思念之情;“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若。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这几句直言“相思”,这是直接表达情感,属于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思念之苦;且诗中多次使用“相思”,这属于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以“无穷极”来写“相思”,这又使用夸张的修辞,强调突出对对方的思念之深。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大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或技巧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李白的诗(1607篇) ► 李白的名句(32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