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赏析 > 《送郑侍御谪闽中》阅读及答案

《送郑侍御谪闽中》阅读及答案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

谪去君无恨①,闽中我旧过②。

大都③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注释】①无恨:不要怨恨。②旧过:以前去过。③大都:大概。

(1)颔联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指出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劝君“无恨”的原因。

答案及解析:

(1)用“秋雁少”写出了闽中的偏远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写出了闽中夜晚的凄清、环境的恶劣。比喻。“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风波”比喻朋友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告诫、关心之情

(2)“无恨”是劝勉之词,诗人担心友人被贬而心中不平、不安,“闽中我旧过”,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希望友人不要怨恨。同时,他相信友人是冤屈的,“自当逢雨露”,终会得到赦免,能重回京都,所以劝慰友人不要怨恨。

【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题干要求,概括颔联写出了闽中的特点,明确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表达效果。颔联“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由“秋雁少”写出了闽中偏远,大雁不能飞到的地方。另外,古人多以鸿雁传书,所以也可以理解为闽中消息闭塞。“夜猿多”写出了闽中夜晚的凄清。猿猴的啼叫声很凄厉,令听闻者感到悲凉伤心。这里用夜猿多,表达闽中的环境恶劣。尾联“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的修辞是比喻。“雨露”在古代诗词中一般用来比喻皇帝的恩泽,“风波”则往往比喻艰难险阻。诗人在尾联写朋友现在虽早贬职,自会有再蒙受皇恩的时候,在前往贬所的路途中要小心那些险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关心。

点睛: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修辞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至少两种以上。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诗人劝君“无恨”,即不要怨恨。其原因可以从“闽中我旧过”“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三句中找到。一则闽中诗人曾去过,是相对了解的;一则那里的瘴疠还算温和,不是很恶劣;一则友人自会再蒙受皇恩,得赦回朝。

高适简介

唐代·高适的简介

高适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 高适的诗(326篇) ► 高适的名句(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