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阅读及答案
富春
吴 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①,也应花里有秦人②。
严光③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④。
【注】①谢客: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小名客儿。②秦人:指桃花源里隐居的人。
③严光:字子陵,东汉高士,曾隐耕于富春山。④桡:船桨。问津:问路。孔子迷路,使子路向隐者问津而遭到讥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写随着船的行进,富春山水好似在热情地送迎诗人,诗人以比拟手法写富春山水的可爱。
B.第二句写诗人从船上观赏雨后傍晚时分富春江两岸的美丽景色,这里山翠水绿,清新如画。
C.第三四句写江上的帆船因承受重物,行驶得缓慢;潮落后露出江中的沙洲,飞鸟频下啄食。
D.后两联用典,这里既有诗人谢灵运,也有隐耕于此的严光,典故的运用,使诗歌更质朴畅达。
E.这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先写在船上所见之景及对船行的感受,再即景抒情。
15.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D
15.表达诗人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之情,对富春人物的敬仰与缅怀。(2分)前两联描写富春如画之景,表达喜爱之情;第三联写富春是避世隐居的胜地,柳里花间,应多有逸人雅士,令人怀想;尾联写严光高怀逸志,万古清风,令人敬仰,而自己在这样的高人雅士面前是不敢停桡问津的。
14.试题分析:C项,“因承受重物行驶得缓慢”理解不当,“云低远渡帆来重”,应该是写江上的船帆被云气所阻,航行得缓慢,如负重物。D项,“畅达”赏析欠准确,应该是典雅、含蓄,有韵味。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使诗歌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鉴赏诗歌首句的表达效果;B项,分析诗歌第二句的内容,赏析画面特点;C项分析诗歌三四句的内容;D项鉴赏诗歌的用典手法,E项分析诗歌的结构及景情的关系。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15.试题分析:最后两联的情感应结合诗歌中的用典来分析。“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这两句互文,盛开的鲜花丛中,碧绿的柳林之间未必没有谢灵运一样的山水诗人,也应有隐居的桃花源人。谢灵运,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桃花源是隐居之所,诗人用“谢客”“秦人”两个典故,写出了富春风景优美,适宜隐居,表达出对富春山水的喜爱之情。“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严光的影响万古长存,我不敢停船问路。由注释可知,严光是东汉高士,曾隐耕于富春山,作者说自己不敢“停桡更问津”,表达出对自己对古人高士的仰慕钦敬之情。
名句默写
上一首: 《采莲曲》阅读及答案
下一首: 《咸阳值雨》赏析
吴融简介
唐代·吴融的简介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昭宗龙纪元年 (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 西川,任...〔► 吴融的诗(367篇) ► 吴融的名句(18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