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赏析 > 《悲秋》赏析

《悲秋》赏析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两京原指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

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

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诗歌第五句写作者心中满怀愁情,从纷乱的愁绪缝隙中看到飞鸟高翔而过,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

诗歌尾联写诗人本来打算离蜀投奔三峡,可遇到叛乱,滞留在梓州,以反诘语气感叹如何才能回到京城呢。

“凉风万里”暗示了作者的悲秋之情。叛乱未平,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远待家书,表达出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难见两京,表达出作者难以报国的沉痛之情。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29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