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昌松东界山行》阅读及答案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适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②登顿:指上下山。③合沓:重叠聚集。④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
B.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
C.“犹前山”三字言简意丰,既写山之绵延,也流露出诗人走不出前山的急切。
D.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
E.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15.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D
15.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
异:①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②范词则重在表达诗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
1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项考查对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鉴赏。“鸟道”喻指难行的山路,唯鸟之高飞可通过,李白《蜀道难》中有“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之句。因此A项的分析与鉴赏恰当。B项,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与鉴赏。写“马蹄”其实是写人,“无暂闲”表现“风尘仆仆”,这点不难理解。是否表现“不畏艰险”,则要综合全诗考虑,由于前句有“鸟道”“登顿”等词写山路难行,尾联又有“且莫顾刀环”之语,前后呼应,足见“不畏艰险”之说是有依据的。所以B项的分析与鉴赏是恰当的。C项,考查对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合沓”写群山重叠聚集之状,这在注中已作解释,“犹前山”由“合沓”延伸而来,如果解为“还在前山”“走不出前山”,那群山“重叠聚集”之说就无从谈起了。可见“犹”不当作“还是”理解,结合前后文,应是“犹如”之意。因此C项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D项,考查对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石激水流处”属于动景,暗写水声;“天寒松色间”属于静景,描绘颜色。这两句在写山行之难的同时,也写出了山景之美,说法合理。但由此推出“诗人心境因此改变”则缺少依据,因为从全诗看,诗人深觉山行之难的心情是贯穿全诗的,颈联的“绘声绘色”虽然在客观上写出山景之美,但从诗人写作的主观意图来看,还是着眼于表现山行之难,诗人心境不可能因此改变。另外,从尾联表达的情感看,前三联也只有一以贯之写山行之难,才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因此D项的分析与赏析是不恰当的。E项侧重考查对表达技巧的分析与鉴赏。全诗前三联为一层,主要写山行,每句描写重点不一,分别是“鸟道”“马”(人)“长阪”“山”“水、石”“松”等,所以说“一句一画”;而尾联为另一层,由前三联写山行之难反衬出诗人以国事为重的豪情,所以说前三联烘托尾联,并无不当。综上可见,E项的分析与鉴赏是恰当的。
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本题考查课内外关联阅读,用来比较的课内诗歌《渔家傲》出自初中教材,是高考考纲规定的默写篇目,考生理应熟悉并有较深刻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本题拿《渔家傲》来进行关联阅读不但没有增加难度,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考生正确解读高适的诗歌。要回答两首诗歌相关诗句所表达情感的异同,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字面意思,找到两处诗句内容上的共同点,然后再结合全诗,辨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的侧重点。从内容上看,高诗的“王程应未尽”与范词的“燕然未勒”是对应的,都说明国家大事还没有结束,其背后隐含的情感即“心系国事”;高诗的“顾刀环”与范词“家万里”也是对应的,其背后隐含的情感即“思念家乡”。当然,两首诗由于表达的不同,所表现的情感也有区别:高诗说“王程未尽”,强调“国事”;范词说“燕然未勒”,联系《后汉书》中窦宪追击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可推知其强调的是“建功立业”。高诗对“顾刀环”之举用“且莫”加以否决,表达出义无反顾的昂扬气概,是一种豪情壮志;范词以“浊酒一杯”浇“归无计”之愁,表达出的是一种归期未定的苦闷。
上一首: 《入昌松东界山行》赏析
下一首: 《蜀相》创造背景
高适简介
唐代·高适的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 高适的诗(326篇) ► 高适的名句(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