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程俱的诗 >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 九日雨中对菊忽忽块坐用雨中对花韵三首 其二
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 九日雨中对菊忽忽块坐用雨中对花韵三首 其二
[宋代]:程俱
去年蛾眉山,痛饮真得计。
新蟾继秋阳,明洁谢点缀。
今年坐蜗庐,檐熘落空砌。
花开信多雨,会少苦分袂。
茫茫大块间,游子况无蒂。
百年能几何,行复惊改岁。
去年蛾眉山,痛飲真得計。
新蟾繼秋陽,明潔謝點綴。
今年坐蝸廬,檐熘落空砌。
花開信多雨,會少苦分袂。
茫茫大塊間,遊子況無蒂。
百年能幾何,行複驚改歲。
宋代·程俱的简介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后寓吴...〔
► 程俱的诗(661篇) ► 程俱的名句〕
宋代: 程俱
行云本无心,虚舟但乘流。
主人非逋客,不使芳杜羞。
鸣驺入山谷,黾勉赴所求。
明知廊庙具,岂为猿鹤留。
朝来尺素书,联翩自岩丘。
平安喜筠柏,宁论橘千头。
岂无木石居,吾非若人俦。
既与世同乐,那容不同忧。
行雲本無心,虛舟但乘流。
主人非逋客,不使芳杜羞。
鳴驺入山谷,黾勉赴所求。
明知廊廟具,豈為猿鶴留。
朝來尺素書,聯翩自岩丘。
平安喜筠柏,甯論橘千頭。
豈無木石居,吾非若人俦。
既與世同樂,那容不同憂。
宋代: 程俱
去年蛾眉山,痛饮真得计。
新蟾继秋阳,明洁谢点缀。
今年坐蜗庐,檐熘落空砌。
花开信多雨,会少苦分袂。
茫茫大块间,游子况无蒂。
百年能几何,行复惊改岁。
去年蛾眉山,痛飲真得計。
新蟾繼秋陽,明潔謝點綴。
今年坐蝸廬,檐熘落空砌。
花開信多雨,會少苦分袂。
茫茫大塊間,遊子況無蒂。
百年能幾何,行複驚改歲。
宋代: 曾协
妙理居言外,高怀见酒边。
无心千里奉,有意一灯传。
柏树谁能指,虚空莫问年。
炉香聊闭閤,何处觅心田。
妙理居言外,高懷見酒邊。
無心千裡奉,有意一燈傳。
柏樹誰能指,虛空莫問年。
爐香聊閉閤,何處覓心田。
宋代: 程俱
短日良易暗,凝阴有时晴。
何人劝之照,烛燎皆争明。
今年春苦寒,寒威剧幽并。
连绵积三白,云埋阖庐城。
深泥浃新雨,行路无人声。
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复迎。
朝来日照梁,天气忽已更。
稍闻桥市间,箫鼓远近鸣。
吴人尚游乐,急如赴春耕。
唯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短日良易暗,凝陰有時晴。
何人勸之照,燭燎皆争明。
今年春苦寒,寒威劇幽并。
連綿積三白,雲埋阖廬城。
深泥浃新雨,行路無人聲。
藜燈不來下,箕蔔豈複迎。
朝來日照梁,天氣忽已更。
稍聞橋市間,箫鼓遠近鳴。
吳人尚遊樂,急如赴春耕。
唯有窮巷士,守窮如守盟。
宋代: 陈着
素妆青盖送春归,似不禁风体力微。
收拾韵香归酒盏,惜花何惜醉淋衣。
素妝青蓋送春歸,似不禁風體力微。
收拾韻香歸酒盞,惜花何惜醉淋衣。
宋代: 陈造
蒿帛入门无几润,妻孥食粥有余清。
轻肥腾趠非吾愿,矻矻雌黄且课程。
蒿帛入門無幾潤,妻孥食粥有餘清。
輕肥騰趠非吾願,矻矻雌黃且課程。
宋代: 孙应时
彭泽归心似酒浓,莼鲈嗟已负秋风。
文书雁鹜喧唿里,尊俎江山梦寐中。
採菊谁搴三径绿,赐萸休想一枝红。
朝来快读诗仙句,犹得尘衿一洗空。
彭澤歸心似酒濃,莼鲈嗟已負秋風。
文書雁鹜喧唿裡,尊俎江山夢寐中。
採菊誰搴三徑綠,賜萸休想一枝紅。
朝來快讀詩仙句,猶得塵衿一洗空。
宋代: 王洋
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
侧目一愁胡,已寒不须泼。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
它年激沱江,大捄相如渴。
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屑。
中虛卧北窗,歲月驚兔脫。
側目一愁胡,已寒不須潑。
吾聞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裡尚疏封,五漿何用設。
它年激沱江,大捄相如渴。
丈夫屬有念,行行勿騷屑。
宋代: 孔武仲
狂霖出羣山,夜半击堤口。
水横溢陵阿,余波犹怒吼。
东村五百户,一塌如摧朽。
硉兀声如雷,牛马不及走。
壮者上枝柯,幼子浮罂缶。
惊逐吞天澜,儿犹闯其母。
旁人避形迹,睨视谁敢救。
冻馁何足言,余生岂能久。
人云淮西水,如此昔未有。
我生真厄穷,出与此灾偶。
晨兴得枯槎,泛若上牛斗。
独济恐难安,人危敢援手。
狂霖出羣山,夜半擊堤口。
水橫溢陵阿,餘波猶怒吼。
東村五百戶,一塌如摧朽。
硉兀聲如雷,牛馬不及走。
壯者上枝柯,幼子浮罂缶。
驚逐吞天瀾,兒猶闖其母。
旁人避形迹,睨視誰敢救。
凍餒何足言,餘生豈能久。
人雲淮西水,如此昔未有。
我生真厄窮,出與此災偶。
晨興得枯槎,泛若上牛鬥。
獨濟恐難安,人危敢援手。
宋代: 孙觌
覆雨翻云一霎中,雷鞭击柱起乖龙。
推愁正倚三杯酽,破睡那能一枕浓。
桑下持鉏如许健,席间失箸若为容。
诗翁只作啼婴看,万斛珠玑唾手供。
覆雨翻雲一霎中,雷鞭擊柱起乖龍。
推愁正倚三杯酽,破睡那能一枕濃。
桑下持鉏如許健,席間失箸若為容。
詩翁隻作啼嬰看,萬斛珠玑唾手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