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石臺
[宋代]:梅均
忆昔经行处,如今两见秋。
山川旧相识,泉石记曾游。
槐国未为守,醉乡先拜侯。
拥炉听僧话,忘却客中愁。
憶昔經行處,如今兩見秋。
山川舊相識,泉石記曾遊。
槐國未為守,醉鄉先拜侯。
擁爐聽僧話,忘卻客中愁。
宋代·梅均的简介
梅均,一名鼎,字叔平,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歷新昌尉(清干隆《新昌县志》卷九),知南安军,除江西提刑。事见清同治《建昌府志》卷七。今录诗二首。...〔
► 梅均的诗(2篇) ► 梅均的名句〕
宋代: 梅均
忆昔经行处,如今两见秋。
山川旧相识,泉石记曾游。
槐国未为守,醉乡先拜侯。
拥炉听僧话,忘却客中愁。
憶昔經行處,如今兩見秋。
山川舊相識,泉石記曾遊。
槐國未為守,醉鄉先拜侯。
擁爐聽僧話,忘卻客中愁。
宋代: 释德洪
岁晏身心无一事,江山信美又吾乡。
去年今日黄河北,夜趁明驼上太行。
歲晏身心無一事,江山信美又吾鄉。
去年今日黃河北,夜趁明駝上太行。
宋代: 梅均
人言十月小春回,谁酿寒云作雪醅。
天女戏抛羣玉珮,风姨吹散万银杯。
竹非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髮尽皑。
冻合诗肩不成句,六花时入轿窗来。
人言十月小春回,誰釀寒雲作雪醅。
天女戲抛羣玉珮,風姨吹散萬銀杯。
竹非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髮盡皚。
凍合詩肩不成句,六花時入轎窗來。
宋代: 于石
曾为石壁游,更借僧房宿。
楼阁倚林腰,溪山醒尘目。
敲门寻旧僧,清响应林谷。
老僧不厌客,分我云半屋。
禅月岂后身,尚余诗满腹。
疑我亦荀鹤,再与赋汉牧。
汲井昼煮茶,洗鉢夜分粥。
山空人语寂,邀我入深竹。
独抱无絃琴,不唱浮生曲。
月树影参差,风鸣声断续。
翛然出尘表,身世转幽独。
明朝出山去,无言笑相瞩。
江上石牛眠,秋草为谁绿。
曾為石壁遊,更借僧房宿。
樓閣倚林腰,溪山醒塵目。
敲門尋舊僧,清響應林谷。
老僧不厭客,分我雲半屋。
禅月豈後身,尚餘詩滿腹。
疑我亦荀鶴,再與賦漢牧。
汲井晝煮茶,洗鉢夜分粥。
山空人語寂,邀我入深竹。
獨抱無絃琴,不唱浮生曲。
月樹影參差,風鳴聲斷續。
翛然出塵表,身世轉幽獨。
明朝出山去,無言笑相矚。
江上石牛眠,秋草為誰綠。
宋代: 谢逸
江边怪石老嶙峋,雨洗斑斑翠藓纹。
本是人间无用物,岂应丞相等闲分。
江邊怪石老嶙峋,雨洗斑斑翠藓紋。
本是人間無用物,豈應丞相等閑分。
宋代: 曾季貍
江上岧峣百尺臺,摩挲尘迹但徘徊。
不辞浊酒三杯醉,坐对晴空万里开。
楚泽风烟随处好,仙家桃李有谁栽。
黄花过了梅花发,待我扶藜得复来。
江上岧峣百尺臺,摩挲塵迹但徘徊。
不辭濁酒三杯醉,坐對晴空萬裡開。
楚澤風煙随處好,仙家桃李有誰栽。
黃花過了梅花發,待我扶藜得複來。
宋代: 林梦英
云作岩扉风自关,清阴半壑树中间。
傍厢更着茅亭好,放入西南一面山。
雲作岩扉風自關,清陰半壑樹中間。
傍廂更着茅亭好,放入西南一面山。
宋代: 家坤翁
庐陵游乐夕阳山,太守何人若是班。
三岛幻成一丘小,五峯对峙两溪环。
竹间庭院邻翁卜,木杪楼臺仙者寰。
紫笑扶疎枝干老,春来得兴颇开顔。
廬陵遊樂夕陽山,太守何人若是班。
三島幻成一丘小,五峯對峙兩溪環。
竹間庭院鄰翁蔔,木杪樓臺仙者寰。
紫笑扶疎枝幹老,春來得興頗開顔。
宋代: 林梦英
臺后漫山十里梅,村南村北总诗材。
荒寒莫恨无人领,会与奚奴杖屦来。
臺後漫山十裡梅,村南村北總詩材。
荒寒莫恨無人領,會與奚奴杖屦來。
宋代: 舒岳祥
苍山面长溪,势若饮奔马。
层臺跨其嵴,万古绝萧洒。
登临惟兹时,朋从未云寡。
迢迢歷榛莽,靡靡眺原野。
白云与翠霞,夐在履舄下。
穷秋向摇落,霜菊摘盈把。
赏心孰与同,幽抱欣已写。
邈矣千载期,名山俟来者。
蒼山面長溪,勢若飲奔馬。
層臺跨其嵴,萬古絕蕭灑。
登臨惟茲時,朋從未雲寡。
迢迢歷榛莽,靡靡眺原野。
白雲與翠霞,夐在履舄下。
窮秋向搖落,霜菊摘盈把。
賞心孰與同,幽抱欣已寫。
邈矣千載期,名山俟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