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

[唐代]:赵嘏

晓髮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清晨起来到水边去梳洗,因在寒塘得见一派凉秋。
思乡之情正值无比烦乱,又见一只孤雁飞过南楼。

注释:
①晓发:早起弄发。寒塘:秋天的池塘。坐:因。
②乡心:思乡之心。度:一解为“飞越”,一解为“飞入”。

《寒塘》赏析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赵嘏简介

唐代·赵嘏的简介

赵嘏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 赵嘏的诗(308篇) ► 赵嘏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寒塘

唐代赵嘏

晓髮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寒塘曲

唐代张籍

寒塘沉沉柳叶疏,水暗人语惊栖凫。
舟中少年醉不起,持烛照水射游鱼。

鸟影度寒塘

宋代林希逸

一段秋容好,丹青欲画难。
塘幽尘不到,鸟度影偏寒。
何处寻窠去,行人瞥眼看。
云间寻旧侣,水底见飞翰。
鸥讶随波没,鹏思击水抟。
佳人遥望处,误指镜中鸾。

鸟影度寒塘

宋代黄公度

秋色满潇湘,天寒玄鸟忙。
数声离叠嶂,片影度横塘。
风翮抟寥廊,烟踪入渺茫。
乍随萍荇没,还共水云长。
冷浸千寻碧,斜侵两岸霜。
凝眸西塞远,疏点带残阳。

寒塘洑望黄罴岭

宋代项安世

忆上黄罴岭,年时白汗倾。
如今青箬底,卧看黑云生。
山骨穿江过,岩头夹岸狞。
似嗔舟楫驶,故作石滩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