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白居易的诗 >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唐代]: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心迹:心里的真实想法。墙东:指隐居之地。身:自己。
②三径:语出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风韵犹存”句。这里借指隐居的地方。
③犹:尚且,还。伴:陪伴的人。岂得:怎么能。
④可独:哪里止。长:通“常”,往往,经常。

译文:
我们平生志趣相投,都渴望过一种“无官一身轻”的隐居生活。
我们结邻后,一轮明月,共照着两家的庭院;一株绿杨,将浓浓的春意洒落在两家的院心。
每每暂时出门尚且希望有个好伙伴,长期定居怎能不选择好邻居呢!
结邻之后,不仅我们两人总能见面,而且我们的子孙也能长久相处。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两家结邻之宜行。首联写两人“平生心迹最相亲”,接着就具体写“相亲”之处。“墙东”、“三径”和“绿杨”,都是有关隐居的典故。这几处用典做到了“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颜氏家训·文章》),用典非常多,但并不矫揉造作,非常自然适宜。诗人未曾陈述卜邻的愿望,先借古代隐士的典故,对墙东林下之思做了一番渲染,说明二人心迹相亲,志趣相同,都是希望隐居而不求功名利禄的人,一定会成为理想的好邻居。诗人想象两家结邻之后的情景,“明月”和“绿杨”使人倍感温馨,两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惬意地散步畅谈,反映了诗人对结邻的美好憧憬。

  颔联“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这幽美的境界中,两位挚友——诗人和元八,或闲庭散步,或月下对酌,或池畔观鱼,或柳荫赋诗,恬然陶然,游哉优哉。这两句诗总共十四个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启发人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体现了对仗和用典的巨大修辞效用,也体现了诗人的语言艺术。

  后四句写诗人卜邻之恳切。暂出、定居、终身、后代,衬托复兼层递,步步推进,愈转愈深,把描述的情景带入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是一种值得神往的美好状态。这也侧面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渴望心情。诗人反问一句,紧追一句,让对方不能不生“实获我心”的同感。不断反问,也是侧面表现诗人的渴盼之情。四句貌似说理,实为抒情;好像是千方百计要说服人家接受他的要求,其实是在推心置腹地诉说对朋友的极端的渴慕,语言朴实真挚,推心置腹,表现出殷切而纯真的友情。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如画的环境,笔力明快,充满诗情画意,读来倍感舒畅惬意。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河南郑州新郑人,葬于洛阳。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白居易的诗(3737篇) ► 白居易的名句

猜你喜欢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唐代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冬至祀先有感

宋代赵仲修

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赍恨到重泉。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蚡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鬚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与黄寺丞卜邻

宋代刘敞

卜居先卜邻,相望成相亲。
无复羁旅恨,况逢性情真。
食薇亦自足,倾盖不为新。
杖屦通阡陌,谁能倦角巾。

和符君俞卜邻

宋代杨万里

朱崖柳色欲春风,庾岭梅花尚雪容。
念子南归骑瘦马,只今谁解好真龙。
吾乡端是山水窟,何日来同丘岳胸。
白鹭青原不妨拣,诛茅结屋看何从。

次韵石秀叔城归卜邻

宋代陈着

从来热处易留人,孤负初心垫角巾。
盍与溪山酬素约,任将风月洗黄尘。
口犹有齿先尝乳,事付无言但饮醇。
见说明朝又东去,莫教虚梦觅诗邻。

送酒与元春兄

宋代陈着

九月风光又一年,君家无酒坐无钱。
翠微虽负菊花约,安乐应甘饮米权。
举世方争沈醉境,谁人能顾独醒贤。
两从事□聊相谂,会取一般平淡天。

与元规话别 其一

宋代释道潜

湖水苍茫四接天,短篷孤榜数回旋。
想君东海东头梦,犹在汀洲白鸟边。

与元规话别 其二

宋代释道潜

雷岫庵南千种梅,含芳准拟为君开。
冷香秀色谁为主,趁取花时更一来。

颂古六首·宾主机先有路通

宋代释道冲

宾主机先有路通,笔端不是判虚空。
筯头再运回天力,千圣齐教立下风。

午日送酒与元舆

宋代郭祥正

前岁菖蒲酒,临汀共一樽。
迴思当触网,犹有未招魂。
抱义君偏厚,余生我尚存。
都城酬此酌,佳节可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