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亭咏

[唐代]:张九龄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张九龄简介

唐代·张九龄的简介

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 张九龄的诗(259篇) ► 张九龄的名句

猜你喜欢

林亭咏

唐代张九龄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何氏悦亭咏柏

宋代黄庭坚

涧底长松风雨寒,冈头老柏颜色悦。
天生草木臭味同,同盛同衰见冰雪。
君莫爱清江百尺船,刀锯来谋岁寒节。
千林无叶草根黄,苍髯龙吟送日月。

同蔡孚五亭咏

唐代徐晶

章奏中京罢,云泉别业归。拂琴铺野席,牵柳挂朝衣。
翡翠巢书幌,鸳鸯立钓矶。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千秋亭咏(并序)

唐代崔文邕

饮饯凭何地,依岩闢此亭。
玉江摽胜託,石壁效题铭。
秋染藤宜紫,春图柳爱青。
樽来是离酌,皆为送归情。
(见石刻拓片。
亦见《金石苑》。
)(望按:此诗与《石亭记千秋亭记》合刻一石,记在前,系开元十八年前飞鸟县主簿赵演撰文,诗居后,题曰「《千秋亭咏》并序」,下署「朝散郎行梓州铜瞐县诗博陵崔文邕」,诗后有「开元十九年岁次辛未五月五日」一行,当是刻诗年月。
碑在四川中江县,友人宁乡程千帆〖会昌〗以所藏拓片见赠,其末并有近人张巽中跋文一段,畧谓「此碑出吾蜀中江县{身犬}子店,昔何蝯叟督学来川,曾拓数十纸验归,祕而不宣。
康长素亦手藏一搨,不以示人。
细玩字里行间,于晋魏六朝之外,独具婀娜风致,宜为道州、南海所宝也」云云。
今细读斯记,祇称「石亭」,不及「千秋」之名,而附诗诗题,则明标「千秋」,以是颇疑崔氏始构此亭。
原称「石亭」,其后乃更名其后乃更名「千秋亭」耳。
然则文题作《石亭记千秋亭记》,其「千秋亭记」四字系开元十九年崔氏刻诗时所后加,不然,安有一文而兼勒二题之理耶。
又此诗亦见刘喜海《金石苑》,惟「玉江」为异。
刘氏曰:「诗内玉误王,记误託,未知是否。
」今按石碑作玉作託,当以拓片为准。
)。

栅口致喜亭咏怀 其二

宋代刘宗

天末凉风吹白云,渐看长昼少炎氛。
满庭慈竹秋阴合,夹岸枯荷夜雨闻。
漂泊乡关新避寇,荒唐客梦旧从军。
起来极目西山望,故里松楸怅夕曛。

栅口致喜亭咏怀 其一

宋代刘宗

经年多病少逢迎,投老归来称野情。
闭户且教防俗客,拥书终自笑浮生。
怪人鸿雁唿羣起,浴水鵁鶄傍母轻。
几点疎萤独来往,鬓丝禅榻落花声。

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

唐代颜真卿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裴幼清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杨凭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杨凝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左辅元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陆士修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权器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陆羽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颜真卿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皎然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耿湋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乔(失姓)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陆涓

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宋代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宋代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宋代谢薖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波双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