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苏轼的诗 >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宋代]: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北台:超然台,在山东诸城县北城上。
②堆盐:谢安侄儿咏雪,有“撒盐空中差可拟”句。
③幌:帘幕。
④马耳:马耳山,在诸城县西南。
⑤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

译文:
黄昏时分,雨下得纷纷绵绵,夜里无风一片寂静,天气更加寒冷。
只觉得被褥没有丝毫暖意,就像水泼在上面,不知道庭院已经堆上雪了。
半夜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以为是曙色从帘幕透过来,误以为天将五更,其实是屋檐上的冰溜子。
早晨起来扫除积雪登上北台,只见一片茫茫,只有马耳山露出了双峰尖。
雪后初晴,城头乌鸦开始上下翻飞,路上融化的积雪车辆辗来压去,变成了稀泥粘糊在车上。
在阳光照耀下,房屋似玉楼,大地如银海,人们被冻得皮肤起粟,雪光使人目眩眼花。
大雪灭蝗虫,覆盖麦子,来年百姓麦子该会长得很茂盛。
本应歌颂瑞雪,但我已老病,诗力减退,只能空忆刘叉吟诵他的《冰柱》了。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赏析

  第一首写从黄昏到第二天天亮,彻夜雪飘的情景。黄昏时节,淫雨绵绵,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作者只觉被褥无一丝暖意,有如水泼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积成堆了。“堆盐”,即堆雪。用盐喻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后世诗人都喜欢效用,如白居易《对火玩雪诗》:“盈尺白盐寒。”作者“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一联,亦世称咏雪名句,但历来有歧解。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东坡雪诗”条以为,“此所谓‘五更’者,甲夜至戊夜尔。自昏达旦皆若晓色。”据此解,则“五更”应总指分为五更的一整夜。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知庭院已堆盐”,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误以为天将破晓。直到天色放明,借着雪光,看见了垂挂在房檐下的冰溜子,这才省悟,原来是雨转为雪,所以有这“半夜寒声”。上句写地面上积雪的反光,下句写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紧扣“雪后”的标题,且又与末二句意思连贯。“扫北台”、“看马耳”,是天明以后所为。马耳,山名,在北台的南面,“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水经·潍水注》)作者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观赏雪景,只见一片银白世界,唯有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峭兀立,没有为雪所封。原本应首先被雪覆盖的高山顶却“未随埋没”,可见这双峰如马耳一般陡直,连雪花也无法驻留其上了。

  第二首继写在北台观雪景的所见所感。太阳已升起,虽然前一晚下了一场大雪,但第二天却是冬季里难得的一个晴天。往上看,天空中一群乌鸦开始活跃起来,绕着城墙,上下翻飞;低头瞧,小路上渐渐融化的积雪被来往的车辆辗来压去,变成了稀泥,粘糊在车上;放眼望,在阳光照耀下,积雪的原野上屋似玉楼,地如银海,冻得人皮肤起粟,耀得人目眩眼花。这四句皆是白描眼前实景。作者另有《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说:“玉楼已峥嵘。”《雪中过淮谒客》说:“万顷穿银海。”其“玉楼”、“银海”皆系实写。有人以为这里是用道家语“玉楼为肩,银海为目”,实则凿之过深。颈联则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生计的关切之情。大雪灭蝗,麦子得雪覆盖则来年会长得茂盛,眼前这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在观赏雪景时,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诗人十分希望把自己对来年丰收的希冀和祝愿,把这场瑞雪所引发的种种感受一一用诗表达出来,但他既老且病,诗力大不如前,只得空自磋叹,以吟诵唐代元和年间(806—820)诗人刘叉的《冰柱》诗来自慰了。此时诗人虽年仅三十九,但退出朝廷已三四年,心境不佳,且古人四十叹老亦为常事,读者不必坐得太实。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阅读及答案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①

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②,未随埋没有双尖。

注:①熙宁七年(1074)。作者由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作此诗。②马耳: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从黄昏绵绵淫雨写起,突出局势严峻,作者心情紧张。

B.第三句重在表现天气寒冷。作者只觉被褥毫无暖意,如同水泼在上面。

C.诗中以盐喻雪,“堆”字写出雪落的动态,与第二何中“势转严”照应。

D.庭院里雪光反射在书斋的帷幔上,明亮而刺眼,作者误以为天将破晓。

E.第六句写景生动形象,有强烈的画面感,营造出明净清亮的美妙意境。

16.本诗尾联中“未随埋没有双尖”一句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案及解析:

15.AC   

16.①大雪之后,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高耸起,没有被雪覆盖。生动地描摹出了马耳山的形象。②诗句表面上在写马耳山,实际上作者是以马耳山自况,含蓄地表达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志向的坚定。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BD项考核诗句的内容,C项考核诗句的作用;E项考核诗歌的意境。其中A项,首联“黄昏”点明时间,天气由落雨变成落雪(势转严),没有时局暗示,也未突出作者心情紧张;C项,庭院积雪如盐堆起,“堆”字写出半夜雪之大,落雪之久,写出的是雪落后的状态,而非雪落时的动态。

16.试题分析:此题综合考核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赏析,此题注意分析词人写“马耳山”的目的,诗中“未随埋没有双尖”生动地描摹出了马耳山“没有被雪覆盖”,表面上在写马耳山,实际上作者是以马耳山自况,含蓄地表达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志向的坚定。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 苏轼的诗(4428篇) ► 苏轼的名句

猜你喜欢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宋代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雪後书北台壁二首

宋代苏轼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雪后书北臺壁二首 其二

宋代苏轼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雪后书北臺壁二首 其一

宋代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埽北臺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宋代朱熹

晴烟裊裊弄晨炊,雪屋流澌未觉迟。
拟挈冻醪追胜践,聊穿蜡屐过踈篱。
扫开折竹仍三迳,认得残梅祇数枝。
不耐岁寒心事苦,滔滔欲说定从谁。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二

宋代朱熹

未觉春光到柳条,谁教飞絮倚风摇。
眼惊银色迷千界,梦断彤庭散百寮。
梅坞任从长笛弄,竹窗闲把短檠挑。
何人剥啄传清唱,更喜残年乐事饶。

小雪后书事

唐代陆龟蒙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枫汀尚忆逢人别,
麦陇唯应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书事

宋代梅尧臣

风旗冷落偏欺酒,衆树芳菲欲并梅。
人意不知南亩望,只惊鸿鴈向川来。

顷与公择读东坡雪后北台二诗叹其韵险无窘步

唐代赵蕃

相思不是冬无雪,留待春风鬭冷严。
病骨未忧衣乏絮,早餐宁叹食无盐。
梅添凿落元同色,竹拥参差半入檐。
坐守地炉应不厌,破窗平见北山尖。

顷与公择读东坡雪后北台二诗叹其韵险无窘步

唐代赵蕃

雪埋老屋无薪卖,晨起谋炊自毁车。
觅饱预期千顷麦,破悭先试一春花。
便营野屐寻茶户,更约绨袍当酒家。
处士只今宜姓贾,壁间但没挂钱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