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宋代]: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偶向淩歊台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風花飛有态,煙絮墜無痕。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卻應台下草,不解憶王孫。
宋代·李之仪的简介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
► 李之仪的诗(858篇) ► 李之仪的名句〕
宋代: 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偶向淩歊台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風花飛有态,煙絮墜無痕。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卻應台下草,不解憶王孫。
宋代: 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醉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偶向淩歊台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風花飛有态,煙絮醉無痕。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卻應台下草,不解憶王孫。
唐代: 罗邺
高台今日竟长闲,因想兴亡自惨颜。四海已归新雨露,
六朝空认旧江山。槎翘独鸟沙汀畔,风递连墙雪浪间。
好是轮蹄来往便,谁人不向此跻攀。
高台今日竟長閑,因想興亡自慘顔。四海已歸新雨露,
六朝空認舊江山。槎翹獨鳥沙汀畔,風遞連牆雪浪間。
好是輪蹄來往便,誰人不向此跻攀。
元代: 萨都剌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山勢如龍去複回,閑雲野望護重台。
離宮夜有月高下,辇路日無人往來。
春色不随亡國盡,野花隻作舊時開。
斷碑衰草荒煙裡,風雨年年上綠苔。
宋代: 程俱
凌歊正在尘歊外,四起云山翠欲浮。
丹槛昔时空胜事,锦袍何处想灵游。
鳌分一岛来平野,鲸吸长江带两州。
手决飞云天作幕,坐侵寒露月垂鈎。
向来时有千岩梦,对此浑消万古愁。
醉目归鸿天际没,地高空阔更宜秋。
淩歊正在塵歊外,四起雲山翠欲浮。
丹檻昔時空勝事,錦袍何處想靈遊。
鳌分一島來平野,鲸吸長江帶兩州。
手決飛雲天作幕,坐侵寒露月垂鈎。
向來時有千岩夢,對此渾消萬古愁。
醉目歸鴻天際沒,地高空闊更宜秋。
唐代: 罗邺
高臺今日竟长闲,因想兴亡自惨颜。
四海已归新雨露,六朝空认旧江山。
槎翘独鸟沙汀畔,风遰连樯雪浪间。
好是轮蹄来往便,谁人不向此跻攀。
高臺今日竟長閑,因想興亡自慘顔。
四海已歸新雨露,六朝空認舊江山。
槎翹獨鳥沙汀畔,風遰連樯雪浪間。
好是輪蹄來往便,誰人不向此跻攀。
唐代: 许棠
平芜望已极,况复倚凌歊。
江截吴山断,天临楚泽遥。
云帆高出树,水市迥分桥。
立久斜阳尽,无言似寂寥。
平蕪望已極,況複倚淩歊。
江截吳山斷,天臨楚澤遙。
雲帆高出樹,水市迥分橋。
立久斜陽盡,無言似寂寥。
宋代: 郭知运
臺荒落日屯,臺名空在耳。
大江天际来,叠障云边起。
空见梵王宫,占断黄山址。
残碑何处扪,塔影秋空里。
臺荒落日屯,臺名空在耳。
大江天際來,疊障雲邊起。
空見梵王宮,占斷黃山址。
殘碑何處扪,塔影秋空裡。
宋代: 汪元量
百尺凌歊事已非,古碑岩畔上苔衣。
禁园风暖车争发,废殿雨寒花乱飞。
海北天高鹏得运,江南春尽雁知归。
三千歌舞今何处,惟有姑溪绕翠微。
百尺淩歊事已非,古碑岩畔上苔衣。
禁園風暖車争發,廢殿雨寒花亂飛。
海北天高鵬得運,江南春盡雁知歸。
三千歌舞今何處,惟有姑溪繞翠微。
唐代: 许浑
宋祖凌高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湘潭云尽暮山出,
巴蜀雪消春水来。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
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
宋祖淩高樂未回,三千歌舞宿層台。湘潭雲盡暮山出,
巴蜀雪消春水來。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園無主野棠開。
百年便作萬年計,岩畔古碑空綠苔。